基辛格的意义

作家文摘 2023年06月06日

5月31日,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为基辛格百岁寿辰举行庆祝活动

  一个美国利益的坚定维护者,同时又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这就是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刚刚度过了百岁诞辰的基辛格,如何做到了这一点?他的理念对于今天的世界,又有哪些意义?

  1968年美国总统竞选时,作为小有名气的哈佛政治学教授和洛克菲勒基金会项目主任,基辛格担任共和党洛克菲勒的外交政策顾问,但在党内选举中尼克松战胜洛克菲勒,并最终赢得了总统职位。虽然在选战中基辛格对尼克松不无攻击,但尼克松依然选择他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舆论认为尼克松看中了他理性、务实的一面。

  基辛格亲历战争的残酷,作为德国犹太人,1938年他随父母从德国菲尔特移民美国,但他有13个亲戚被送进了纳粹毒气室。1944年9月随美军第84师打回欧洲战场并攻进德国,他又目睹了战火与遍地废墟。1947年根据有关士兵法案进入哈佛大学学习时,他选择了政治学作为自己专业,本科论文《历史的真义》长达377页被评为最优,博士论文《重建的世界》专门研究欧洲古典均势学说。这一系列经历,逐渐形成和奠定了基辛格理性、务实的现实主义世界观。

  面对越战泥沼与国内反战浪潮,理性与务实的声音开始回荡在尼克松新政府的会议室里。在基辛格的协助下,尼克松尝试与中国建立正常关系,最终以基辛格秘密访华的“波罗行动”打破坚冰,实现了中美元首“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并“改变了世界格局”。1973年,基辛格与一位越南领导人分享了诺贝尔和平奖。

  在20世纪70年代剩下的时光里,基辛格历经政坛沉浮,由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转任国务卿,又退出政界进入学界,以思想家、战略家的视角观察评论世界。历经岁月积淀,2023年5月27日基辛格迎来了自己百岁诞辰。作为美国迄今最老资格的政治家,生日前夕他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阐述对当今世界诸多国际问题的看法。

  作为开启“破冰之旅”的政治家,基辛格一直关注中美关系发展,并对美国出现的危险迹象深感忧虑。2019年他警告双方关系可能处于“冷战山脚”,第二年再度提出警惕走在冷战“上山路上”。面对美国政治极化可能带来的“冷战”重现,基辛格在百岁诞辰前接受采访时说,任何对均衡状态的干扰因素都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防止这类冲突的唯一途径是“冷静外交”,逐渐建立信心和彼此工作联系。这跟他50多年前的经历十分相似。

  基辛格说,最近两届美国总统都想迫使中国让步,但这种做法是相当错误的。基辛格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观点是,为了防止冲突,美国需要克制盲目的对抗,认真寻求与中国对话。基辛格说,“人类的命运取决于美中两国能否和平相处。”     (摘自《新民周刊》2023年第20期 朱国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