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老君山1元午餐盘点多出1012元”的消息火上热搜。视频中,一张红色大圆桌上摆满食物,游客们有序排队,往玻璃箱子内投放纸币,箱子上贴着收款码和“1元午餐、无人值守”等字样。工作人员称,国庆长假期间售出“1元午餐”23527份,收入24539元,多出了1012元。
虽然老君山景区给游客提供的都是比较简单的面食、小菜和水果,但是1元钱保证吃饱,也是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多出1012元,说明有不少游客认为这午餐超值,愿意给景区多一点回馈,让他们把这个活动坚持办下去。景区为游客想得周到,游客也让景区感受到支持,这样的双向奔赴,无疑是长假文旅市场中令人欣慰和感动的一幕风景。
老君山的假期“1元午餐”活动,是在关注中成长起来的。最初,因为景区是新开发,很多配套服务设施不太齐全,而山路崎岖,气温较低,游客又需要适时补充能量,所以景区想到给游客提供“免费午餐”。但是完全免费带来了浪费,最后景区决定象征性收取1元费用。
当下,文旅行业一方面炙手可热、大有可为,一方面日新月异、博弈正酣。无论是传统热门景区,还是新晋网红景点,都在挖空心思寻热点、找卖点,想要一夜爆红,更想持续长红。而老君山用坚持7年的“1元午餐”,阐述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用真心才能换来真心,互相关爱才能促进文明。
当下的消费者对于旅游市场的期盼,有了更多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要求,更注重体验感和参与性。所以,很多景区与其把心思花在各种花里胡哨的噱头上,不如多下点功夫,不断细化和改善景区餐饮、出行等基础服务,让游客不用因为物价太高而破坏心情,不必为了不挨宰而大包小包地带着饮食,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双向奔赴”。 (摘自10月9日《楚天都市报》 屈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