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捷琳娜大帝与波将金》选载之一

叶卡捷琳娜的政变

作家文摘 2023年10月10日

[英]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著 陆大鹏 刘晓晖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8月出版

叶卡捷琳娜与丈夫、儿子

  叶卡捷琳娜大帝激情澎湃、魅力十足,极有政治才干;波将金行事高调浮夸、才华横溢,是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灵魂伴侣和政治搭档。英国历史学家蒙蒂菲奥里深入挖掘历史档案,生动书写了两人共治时期俄国的恢弘史诗,赋予了他们应有的历史地位: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更是那个时代的巨人。

  尴尬的婚姻

  18世纪50年代初,叶卡捷琳娜与彼得的婚姻状态已经从尴尬变成了凄凉。他们的婚姻细节一定会让任何女人心寒:叶卡捷琳娜孤零零地躺在床上,而她矮小的丈夫在一旁耍弄玩偶和兵人,有时在她旁边拉小提琴。他把自己的狗关在她的房间,还强迫她拿着火枪站岗,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但谢尔盖·萨尔蒂科夫不一样。他时年26岁,是历史悠久的莫斯科贵族的后代。据叶卡捷琳娜说,他“英俊如黎明”。但如果从叶卡捷琳娜《回忆录》的字里行间看,他其实是个头脑空空的登徒子。年轻的叶卡捷琳娜爱上了他。他很可能是叶卡捷琳娜的第一个情人。出人意料的是,伊丽莎白女皇采取措施,确保了叶卡捷琳娜与萨尔蒂科夫发生关系,因为女皇急需一个继承人,而不管孩子的父亲是谁。1754年9月20日,这个孩子一出生就被女皇抱走了。孩子被取名为保罗·彼得罗维奇,他现在是继承人。

  未来的保罗沙皇的生身父亲是谁?叶卡捷琳娜说她与彼得从来没有圆房,这种说法未必是真的,因为她有充分的理由去贬抑彼得,后来还曾考虑剥夺保罗的继承权。保罗长大成人之后相貌丑陋,长着狮子鼻,而萨尔蒂科夫的绰号是“美男子谢尔盖”,以英俊著称。

  在整个18世纪50年代,叶卡捷琳娜一直在密谋篡位,并不断更换密谋合作者,从伊丽莎白的首相到英格兰大使都曾与她暗通款曲。伊丽莎白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彼得则开始酗酒,欧洲在走向七年战争,俄国政治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自寻死路

  决定政变的发生时机和激烈程度的人,恰恰是新皇帝自己。彼得三世登基不到六个月,就得罪了俄国统治集团的几乎所有势力。

  彼得三世憎恶权势过于膨胀的近卫军,打算解散部分近卫军单位。这让近卫军更加敌视他。奥尔洛夫密谋集团的成员之一,普列奥布拉任斯科耶近卫团的一名上尉,邀请波将金的大学同学德米特里·巴巴雷金来参加一个社团。巴巴雷金拒绝了,并告诉了波将金。波将金当即要求巴巴雷金把他介绍给普列奥布拉任斯科耶近卫团的那个上尉。于是他很快成了密谋集团的一员。

  与此同时,彼得三世把他的荷尔斯泰因亲戚提拔到显要位置。荷尔斯泰因-戈托尔夫的公子,他的堂叔(也是叶卡捷琳娜的舅舅)格奥尔格·路德维希被任命为枢密院成员、近卫军骑兵团团长和陆军元帅。这个格奥尔格·路德维希曾与叶卡捷琳娜调情,当时她是个十几岁的姑娘,还没有去俄国。凑巧的是,格奥尔格·路德维希公子于1762年3月21日从荷尔斯泰因来到圣彼得堡之后,波将金被指定为他的勤务官。波将金是毛遂自荐的,而这个位置让他能在彼得三世政权逐渐瓦解的时候把机密消息通知给密谋集团。格奥尔格·路德维希公子注意到了波将金的高超骑术,将他提升为近卫军上士。另一位荷尔斯泰因公子被任命为圣彼得堡总督和波罗的海周边地区全部俄军的总司令。

  伊丽莎白女皇曾同意将东正教会的大片土地世俗化(收归国有),彼得三世在1762年3月21日,也就是他在位的初期颁布了一道御旨,命令没收这些土地。

  他的所有行为激怒了军队,令近卫军产生警觉,侮辱了虔诚的东正教徒,还浪费了俄国在七年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冒犯军队是愚蠢的,得罪教会很不明智,而激怒近卫军就是发疯了。上述几件事情彼得三世都做了,简直是自寻死路。

  奋起自卫

  醉醺醺的皇帝越来越公开地吹嘘要休掉她,然后与他的情妇伊丽莎白·沃龙佐娃结婚,这让叶卡捷琳娜下了决心。

  1762年5月21日,彼得三世宣布自己要离开圣彼得堡,亲自指挥针对丹麦的战争。他安排让军队开始向西行军,自己则离开都城,去了最喜欢的夏季住所——彼得宫城附近的奥拉宁鲍姆。他打算从那里出发去打仗。很多士兵不愿意参加这次不受欢迎的远征。

  早在几周前,彼得三世就点燃了毁灭他的炸药引信:4月底,皇帝举行宴会,庆祝与普鲁士的和约。彼得三世像往常一样酩酊大醉。他为“皇室”,即他自己和他的荷尔斯泰因亲戚祝酒。叶卡捷琳娜没有起身祝酒。彼得三世注意到了,向她吼叫,问她为什么既不起立也不喝酒。她的回答很有道理:她也是皇室成员。皇帝在宴会桌前高声咒骂她:“傻瓜!”廷臣和外交官们鸦雀无声。

  据说,当夜彼得三世还命令自己的副官去逮捕叶卡捷琳娜,准备把她送进修道院,或者给她安排更糟糕的命运。副官赶紧去禀报荷尔斯泰因的格奥尔格·路德维希公子,他明白这道命令是多么愚蠢。彼得三世的这位堂叔(波将金是他的勤务官)说服他撤销了命令。

  叶卡捷琳娜的生命、政治前途和她的孩子们的生命都受到了威胁。她别无选择。随后三周里,奥尔洛夫兄弟和他们的下级官兵,包括波将金,心急火燎地招兵买马,准备策动近卫军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