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有棵树

作家文摘 2024年04月02日 ·[美]贝蒂·史密斯·

(摘自朱其芳译《布鲁克林有棵树》,浙江文艺出版社2024年2月出版)

  1943年,美国作家贝蒂·史密斯出版了她的成长小说《布鲁克林有棵树》。此书一经出版,便大受欢迎,多年来常驻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小说用充满温情的文字,讲述了贫民区女孩弗兰西及家人在困境中成长的故事。它与《小王子》齐名,曾被改编成电影,获得奥斯卡奖,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

  每当人们问起我是怎么开始写《布鲁克林有棵树》的时候,我的回答都取决于当时在喝哪种饮料……这些版本中,没有一个是完整的真相。而所有这些故事加在一起,也只是我写下《布鲁克林有棵树》的一小部分原因而已。

  这部小说是由什么组成的?小说的一部分是我自己,一个17岁的新娘,开车缓缓地穿过一千英亩的密歇根果园。我看着上百万颗苹果,上千个装苹果的板条箱;看着铁路侧线上,装载着一箱箱温莎苹果、“北方间谍”苹果和鲍德温苹果的长货车。但这时候,我看见的并不是这些东西。我看见的是一辆在布鲁克林拥挤街道上的手推车。我看见的是纸袋上和木棍上贴着的标牌。我看见标牌上写着:“苹果,两分钱一个。”我看见一个身材修长、眼神明亮的意大利人站在手推车旁,擦拭着鲍德温苹果。

  我坐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单间公寓里,认真地在羊皮纸上给一套东方戏服刷上金箔——这是我在耶鲁戏剧学院的舞台设计课作业。但我觉得那华丽的戏服有些索然无味,因为我脑海中浮现出了布鲁克林犹太区里的一家小时装店。我再次看到一个冒失又漂亮的布鲁克林姑娘,为了一条薄薄的连衣裙,在和一个温和的犹太人讨价还价。

  在堪萨斯城的一家剧院里,我站在舞台昏暗的一侧,等待上场的信号。我眼里没有精心照明的舞台,也没有演员的动作或者停顿。我耳中没有仔细撰写的机智对话。什么都没有。我觉得自己正站在布鲁克林街头,站在一个昏暗的门口。我望向对面,看到一家空置商店楼上是灯火通明的“礼堂”,那里正在举办一场婚礼派对。我看见他们在跳舞,听到一片欢声笑语。我看见年轻的新娘和她的丈夫手挽着手站在一起,客人们在对他们唱……

  我走在北卡罗来纳州的一条乡间小道上,在一间小屋附近的石井边停下。戴着斜纹遮阳帽的农妇放下了割棉花的活计,走过来和我打招呼。

  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布鲁克林南部,在一个闷热的八月下午。一条街道被封锁了,我站在路障旁边。我看到水流从一个红色的消防栓里喷涌出来,五十多个快乐的孩子穿着短裤、内衣或破烂的棉裙在水中奔跑。他们上蹿下跳,快乐极了。一名警察和一名消防员站在一旁,咧嘴大笑,回想起他们在同样的街道上度过的童年。

  在我离开布鲁克林的这些年里,我总是会陷入回忆。那些画面不断涌现——一个叠着一个,像卖力的杂技演员一样翻腾着。它们构成了一座摇摇欲坠的记忆金字塔,在岁月中越堆越高。如果我不把它们写下来,这座高塔就会倾倒,将我活埋。

  这部小说就是这样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