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中通在长沙落地一家航空货运新公司。这意味着中通在星联航空为代表的包机模式之外,将强化自营航空业务的比重。
今年以来,快递企业扎堆加码空运,既是想乘跨境出海的风潮寻求增量,也是寄希望于探寻高利润空间。不过,交了航空货运百亿级的入局费用,快递企业必须得在成本、效率和利润上算好精细账。
加码自建航空货运
长沙中通航空货物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于2024年4月24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通用航空服务、公共航空运输等。“在长沙落地航空货运公司后,中通未来会像顺丰、京东一样购置自己的飞机。”一位接近中通的知情人士透露称。
中通拓展自营航空货运的野心有迹可循。在去年12月,中通货运航司及相关产业项目在长沙签约,项目总投资110亿元。在中通的构想中,长沙自贸临空区要形成总部办公、生产、仓储、物流、跨境电商等于一体的全产业生态圈。
类似中通采取货运包机模式的企业并不少见。该模式好处在于,通过包机民航腹仓,飞机起飞时间较为灵活,有航班起飞就能发货。同时,包机的承载能力有限,特别是在行业旺季或航班资源紧张时段,快递企业会付出更多的履约成本。
而像顺丰、京东等购置自有飞机,企业能完全控制航空物流的全过程运作,也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航线和服务,具有更强的自主性。但成本投入的压力不仅显而易见,还会与其他航司形成竞争关系。
突围低价“内卷”
随着近年来TEMU、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加速扩大商家体量,跨境物流也构成快递企业另一个强劲的业务增长点。截至11月,顺丰的供应链与国际业务营收增速已经连续5个月超过20%。
一位头部物流企业航空业务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跨境贸易的线上化、碎片化、柔性化定制以及线路多元化等趋势,驱使着物流企业不断迎合平台更快的物流时效,比如跨境小包业务就需要企业有很强的跨境空运网络支撑。
贯铄资本CEO、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认为,快递企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是判断一家企业未来是否有成长性的条件之一。未来企业之间的物流业务竞争界限会变得模糊,顶尖的物流企业会逐步整合海陆空物流资源。
可以预见,接下来快递企业的“空中之战”将更为激烈。据了解,目前顺丰航空机队规模已增长至88架,今年底至明年初还将有新运力投运,机队规模将向90架迈进。
京东物流则宣布,2025年,京东物流将以芜湖全球港作为全球航空枢纽,构建国内、国际68个全货机站点,并在国内、国际形成6个区域航空枢纽。 (摘自12月26日《北京商报》 何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