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据集团来了

作家文摘 2025年02月25日 ·王雅洁·

  记者从多个权威渠道独家获悉,国务院国资委(下称“国资委”)正在筹备组建一家新央企,这家企业的名称为国家数据集团。一名接近上述新央企筹备的人士表示,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中迈出关键一步。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然而,数据资源的分散化、碎片化问题长期存在。国家数据集团的成立,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另一名接近国资委的消息人士透露,该集团将承担起整合、运营和开发国家级数据资源的重任,涵盖能源、交通、金融、医疗、工业等多个关键领域,推动数据资源的跨行业、跨区域流动与共享。

  探  路

  近几年来,地方层面已经陆续展开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探索,构建起不止一家地方数据集团。2018年,贵州省率先成立全国第一家省级数据集团——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载体,云上贵州不仅承担了政府数据资源的整合与运营,还尝试探索数据资源的商业化路径。一时之间,贵州成为全国焦点。随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纷纷开始筹备组建地方数据集团。

  不过,地方数据集团的组建,并非那么容易。一位曾参与云上贵州组建的王姓人士举例,首先遇到的便是数据资源分散化问题:“地方数据集团在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数据资源时,常常遇到数据孤岛、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另一名长江三角洲地方政府发改委人士表示,数据格式不一和权限划分不清,确实是地方探索组建数据集团的两个棘手问题。

  此外,还有利益分配、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阻力。另一家地方数据集团人士表示,各部门出于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或部门利益的考虑,不愿共享数据。记者获悉,不止一个地方的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机构在数据收益分配上存在分歧。某地数据集团在推动数据交易时,便因收益分配方案未能满足企业预期,导致多家企业退出合作。后续,为了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该地正在试图通过市场化手段,探索新的数据资源商业化运营模式。

  信  号

  当地方纷纷构建自己的数据集团时,顶层亦开始发力。

  2023年3月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记者梳理发现,自2023年10月25日正式挂牌以来,国家数据局已参与起草或发布20多份重量级政策文件。

  《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的基本要求,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体系。在《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中,国家数据局表示将探索加快可信数据空间实践落地。再以《“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和“东数西算”工程为例,该部门也规划出未来的数字经济发展逻辑,明确要求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在顶层不断释放的政策信号下,地方继续加快探索步伐。2024年10月20日,全国数据集团联盟在上海成立,联盟由全国各地数据集团、数产公司或其他数据要素相关企业共同发起,首批成员覆盖21个省市,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顶层设计

  从政策环境的成熟到地方实操的演练,均为构建新的国家级数据集团埋下伏笔。

  上述接近国资委的消息人士认为,国家数据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将通过顶层设计推动数据资源的整合与流通。

  他表示,近年来,中国虽然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数据孤岛、权属不清、流通不畅等问题。国家数据集团的成立,也有望提升中国在全球数据资源竞争中的地位。

  根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估算,“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要素流通市场规模预计达5000亿元至10000亿元人民币。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表示,2024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1662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2042.9亿元。这意味着,数据要素市场正迸发出较大的潜力。

  经过评估和摸底,上述接近新央企筹备的人士认为,近年来,地方数据集团在数据资源整合、数据交易、数据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不错的经验。国家数据集团的成立,便是在地方数据集团探索基础上的升级。

  他还强调“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也会是考量的重点之一,拟通过技术手段和政策法规,确保数据流通的安全性与合规性,支持数据资源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同时推动数据资源的跨境流通与合作,提升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竞争力。     (摘自2月17日《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