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录取流程里,强基计划位列提前批和专项计划之前,可谓“提前批中的提前批”。对广大考生来说,这是考上39所985名校的绝好机会。据统计,从往年录取情况看,通过强基计划最后录取分数大多比高考裸分录取的分数低5-30分。
今年是强基计划实行第6年,录取规则又有重大变化:增加了交叉学科新专业,从而更好满足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的人才需求。弱化竞赛生破格选拔,强化数学、物理等单科成绩破格选拔。从而帮助更多专长、偏才脱颖而出。
招生专业上新
强基计划2020年启动,最初招生专业限定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历史学、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但各高校不断增加优势和特色专业。
2024年,武汉大学新增地球物理学专业,该专业全国排名第一;兰州大学新增生态学专业,该专业同样全国排名第一;在海洋科学专业方面,“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前四名——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将该专业纳入强基计划。
2024年虽然新增了不少专业,但基本上仍以理学门类的基础学科为主。到了2025年,各高校继续新增专业,并且进入了工学领域。
这些新专业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强调围绕前沿技术布局。北京理工大学新增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高能材料体系设计、智能制造、效能评估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的领军领导人才;中国海洋大学新增海洋技术专业,侧重开发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新增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不再限于文科;天津大学新增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等等。
二是强调学科前沿交叉。大连理工大学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与数学、人工智能领域息息相关,培养智能科技领域的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西安交通大学理科专业强调“理学+工程”双线发展,培养学生服务科技战略的宏观视野。
从竞赛破格到单科破格
除了招收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强基计划还招收学有专长的破格考生。以往,破格考生主要面向五大学科奥赛二等奖及以上的竞赛生。今年,竞赛生破格录取被进一步弱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取消了竞赛生破格录取的政策。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陈先哲认为:“部分学生在奥赛中的优异成绩或许来源于密集训练,其综合能力与学科素质不一定符合特定学科的人才培养要求。”
同时,单科成绩优秀破格录取则被强化。比如,大连理工大学今年向高考单科成绩特别优秀的考生抛出橄榄枝。
此外,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都对单科破格作出了规定,包括数学超过140分、理科单科满分、语文成绩单独按系数加分等。 (摘自5月31日《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