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与中国休闲学

作家文摘 2025年07月04日 ·马惠娣·

  2000年11月23日,成思危(右)被香港理工大学授予荣誉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1996年12月18日,中国软科学首届学术年会闭幕式上,我与成思危先生初次相遇。记得大会刚结束,他步履矫健地从主席台走下,在会场走廊与我驻足交谈。我向他介绍自己是于光远先生的学生,自1995年起便致力于休闲研究。这次会议提交的《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一文虽获发言机会,却遭到不少与会者的质疑,令我一时无措,幸得主持人孔德涌先生(时任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曾任联合国中国代表)解围。

  成思危先生听完我的讲述,温和地说道:“80年代我在美国求学时,就注意到休闲研究已是重要学术领域。休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与经济水平息息相关。”他肯定我的研究既有价值,更具前景,鼓励我继续坚持。这番话如春风化雨,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也开启了此后二十载珍贵的师生情谊。

  1997年,成思危先生有一次打电话给我,说自己正在关注复杂巨系统的研究,想借《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阅读。当时我任《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主任,先后送了杂志合订本以及各种相关书籍27册。那时他已任民建中央主席,各类国内外活动安排得满满的,还能抽出时间大量阅读,真是令人钦佩。其间,他得知我与他的姐姐成幼殊(著名诗人、外交家)和姐夫陈鲁直(外交家、理论家、《民闲论》的作者)亦是朋友,自然平添了亲近感。

  1998年春节过后,我在家组织了一个小型聚会,邀集了于光远夫妇、成幼殊夫妇、张中行与梁小鸾等人,成思危先生也欣然接受邀请,前来助兴。临走时他说,今年我的工作将有所变动,也许更忙了,再有这样的活动或许不能前来,请你们原谅。很快,他担任了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98年冬,“西方休闲研究译丛”编委会第一次编辑会议在北京召开,成思危先生与于光远、龚育之等编委会成员均莅临会议。他在会上说,从中国目前发展的情势看,翻译这套书十分必要,十分及时,希望大家竭诚努力、认真译好。

  “西方休闲研究译丛”五本书在成思危先生与于光远、龚育之等学术前辈的参与、引导、扶助下,历时两年顺利完成,出版后获得了学界及各界的好评。

  2004年,成思危先生又参与了“中国学人休闲研究丛书”的主编工作。2007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成思危义无反顾地扛起了旗帜。

  如今,休闲研究在中国已百花齐放,成思危先生的学术遗产和精神财富将永存于中国休闲研究的历史中。    (摘自6月12日《团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