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名

作家文摘 2025年07月04日 ·金宏达·

  起名有许多讲究,衍生出许多学问,我至今还在门外,置之不论。平生也给几个小孩起过名,比较得意的是几近笑话的一个,一个姓岳的朋友,承蒙不弃,问我有了双胞胎,起什么名为好,我想了想说,一个叫岳来,一个叫岳好,谐音于“越”,呼之则“越来,越好”,或者“越好,越来”,皆大吉,于是拊掌大笑,以为善。

  不过,我的起名得意之作,却是另一位小朋友。

  那年,女儿要生孩子了,来请起名。寻检一番之后,我为之起名为“玓”,冠之其姓,称“王玓”。玓,美玉也,贾宝玉也是美玉,其质珍贵,盖无疑矣,而其声又响亮,易呼。更难得的是,虽属冷僻,电脑一打,即跃然而出。笔画至简,又几无重名之虞。

  后来,读章太炎先生的书,都知道他爱用很生僻的汉字,仿佛专与人为难,或太爱显摆学问。其实,他有他的道理,他是意在多保留一些汉字,他把起名与保存民族种姓这个大叙事联起来了。他给自己三个女儿分别起名为“㸚”(音礼)、“叕”(音卓)、“㠭”(音展),这些字在当时也极少有人认识,一般人面对它们只好发呆。三位千金顶着这些生僻字的名字过了普通的一生,这些字是否因此而能继续传存下去,还是很成问题,不过,一代一代人,读章太炎的生平传记,这几个字总还是要认得的。

  我于是觉得,自己无意中也或者做了这样一件事。“玓”字原也被打入冷宫,无人理会,忽然从字典上跑出来,跟着这个孩子,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再到社会上,上了多少名册,多少老师、同学都因他而认识了这个字:一个造型如此清隽、俊美的字,像走散的儿童,又回到了汉字的大家庭,也许,它还会因使用得太少而雪藏,而现在,却实实在在,随一个聪明、活泼、好动的孩子,蹦蹦跳跳,在天地间自由地呼吸、行走。怎么说,这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一位至交有孙女的时候,求我“赐”名,我选了一个“丱”字,电脑上打得出来,是年幼的意思,以儿童所束的两个上翘的小辫为形,想象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扎着两条小辫,蹦蹦跳跳,倒也活泼有趣,不得不说古人造字委实很有灵气。不过,此案终未获通过——用冷僻字起名,不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也无足怪。

  现今,世上暂时还缺一个叫“丱”的女孩,这是至今我的一个小小遗憾。   (摘自《散文》202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