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重拾经典阅读

作家文摘 2023年12月19日

  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当下,一些年轻人开始重拾“文字之美”,他们从浅阅读、快餐式阅读中回归,严肃、经典的文学名著和人文专著重新走红。与此同时,严肃文学作家成为流量密码。

  经典文学成年轻读者“心头好”

  上海图书馆、阅文集团等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前夕发布的《Z世代数字阅读报告》(Z世代: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显示,文学、心理学、传统文化读物、科幻成为最受欢迎的出版书籍类型。《鲁迅全集》《自卑与超越》《论语》《三体》等,成为年轻人最爱读的书。

  值得注意的是,四大名著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全部入选Z世代最爱的书籍榜。

  如今,Z世代已成为数字阅读主力军,他们的阅读类别多样,文学、哲学、社会科学等皆有涉及。其中,中国文学人气最高,近一半的Z世代对其喜爱有加。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更是成为年轻读者的“心头好”。

  要“暴富”还是“抱负”

  今年9月,作家余华到韩国开签售会,现场人山人海,来的大部分是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的年轻人。为了能和余华有几十秒的交流,不少网友表示整宿都没睡,凌晨就出门排队了,还有人整整排了9个小时才拿到余华的亲笔签名。

  在现场,余华贡献了不少名场面:有粉丝想让他在书上签个“暴富”,余华转手就签成“抱负”;有粉丝想要“一辈子不上班”,余华在扉页上写“在家里上班也一样”;甚至余华喝水被烫都出了表情包……这些段子在互联网上二次传播,也让余华在网红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止余华。莫言、苏童等原本严肃的文化名人,也都在社交媒体被年轻人热捧,成为新一代文化网红。他们过往的梗和发言被挖出来,不仅没有人设塌房,反倒消弭了作家与读者间的距离。

  60后余华为什么会深受00后读者喜爱呢?《活着》中的福贵是挣扎生存的普通人,他没有被命运打倒,反而成为自己生活里的平凡英雄。这种强大的情感力量和生命力,可以跨越时空、超越文字,给当下的年轻人一点生活启示。

  “阅读社交”成为新趋势

  Z世代喜欢在网络空间中分享读书笔记、阅读感悟等,阅读兴趣更是成为他们日常社交的谈资,也渐渐成为Z世代社交的一种行为方式。不少年轻人都选择用余华、鲁迅、余秀华、村上春树等作家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兴趣标签。他们期待着能与同好在思想激荡中产生共鸣,并通过这种共同的社交属性交友。

  读书博主越来越多。他们通过小红书、豆瓣、抖音、B站、今日头条等平台,以文字、图片、短视频记录阅读心得、推广新书,也吸引了不少年轻用户。    (摘自《半月谈内部版》2023年第12期 李晓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