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1947年中共中央在陕北》选载之四·至此结束

五个月扭转陕北战局

作家文摘 2023年12月19日

刘统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

1947年7月,中共中央在陕北靖边小河村召开会议

  整36师被歼,标志着国民党军对陕北重点进攻的失败。占领延安的时候,胡宗南气焰何等嚣张,沙家店一战,国民党军士气如雪崩似的垮了下来,从此走下坡路了。

  “这回看胡宗南怎么交代!”

  毛泽东密切关注战役全过程。1947年8月18日深夜,冒雨行军到杨家园子,毛泽东连衣服也不换,进了窑洞,就忙着看电报。警卫员架起火,准备烤衣服。因为柴草太湿,弄得整个窑洞烟气弥漫,呛得人不住地咳嗽、流泪。毛泽东脱了上衣,盘腿坐在炕上翻阅电报。阎长林请主席睡一会儿,毛泽东说:“不用了,我还有很多东西要看,现在不想睡觉。”

  8月19日转移到梁家岔,毛泽东命令立刻和西北野战军总部接上联系。原来彭德怀他们就在离这里十几里路的一个村子刘全塔。架好电话线,毛泽东拿起电话大声说:“是呀,我是毛泽东!”守在窑洞前的同志们听到,都又惊又喜。“我是毛泽东!”的声音沉着坚定,饱含着力量和自信。自从撤离延安以来,为了保密,毛泽东一直是使用“李德胜”的化名,今天才第一次用了真名,这说明形势大大改观了。当彭德怀报告了敌整36 师被围的情况,毛泽东大声地说:“好!和全体指战员讲清楚,这是对整个战局有决定意义的一战。要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敌人,不让一个跑掉!”

  窑洞里,首长们紧张地开着会。墙上挂满了地图,炕上、桌上也都铺满了地图。毛泽东守着电话机不离开一步。

  8月19日夜又下雨了,暴雨下得很猛。不知不觉,到了天亮。窑洞里电话铃不停地响着,首长们都是通宵未眠。作战参谋拿着电报出出进进,大家都围上去探听消息。8月20日上午,西南沙家店方向炮声天崩地裂,震得窑顶刷刷落土。毛泽东和首长们都走出窑洞,望见山上的人一路飞跑,兴奋地叫道:“打响啦!打响啦!”毛泽东笑着说:“好!这回看胡宗南怎么交代!”

  “不会便宜他的”

  沙家店战役,歼灭钟松的整36师。消息传来,毛泽东欣喜万分,第二天与周恩来、任弼时骑马来到彭德怀总部驻地前东元村,参加西北野战军旅以上干部会议,向西北野战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

  中央首长到了,彭德怀等远远地迎了出来,抢着和毛泽东握手。有位旅长说:“主席,你们几次遇到危险,我们可真担心呢。”毛泽东说:“我也替你们担心呢!那么多敌人,如果你们打了败仗,陕北战争的胜利就要推迟了!”旅长说:“那也不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拖也把它拖死!” 又一个旅长说:“敌人以为我们只能吃它小股,都往一处集中,恰好给我们吃上大头!只是便宜了刘戡。”毛泽东说:“不会便宜他的。原来我们计划消灭他十几个旅后,就可以反攻,现在还没消灭这么多,看来敌人的日子就不大好过了。胡宗南是个没有本事的人,他的本事,就是按我们的计划行动。”

  进了窑洞开会,毛泽东对大家说:“沙家店这一仗确实打得好,对西北战局有决定意义,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毛泽东称赞说,“侧水侧敌本是兵家所忌,而我们的彭老总指挥的西北野战军英勇奋战,在短短一天时间里,就取得了空前的胜利。陕北战争最吃力、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当然我们还有困难,不是军事力量的对比方面,而主要在粮食方面,没有粮食是不能打仗的。边区粮食少,我们就不在这里打了,我们要打出去!到胡宗南家门上和他打,还要吃他的东西,这是个便宜事哩!”大家都笑起来。毛泽东接着说:“沙家店一仗,把敌人的嚣张气焰完全打掉了!”

  总结西北战场的作战经验

  从1947年3月撤离延安,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取得三战三捷和沙家店战役的胜利,只用五个月时间就扭转了陕北战局,挫败了胡宗南的重点进攻。

  10月11日,毛泽东在向各战区通报情况时,特地总结了西北战场的作战经验:

  西北我军在彭副司令指挥之下,包括三个地方旅在内,总共只有10个旅,每旅大者5000余人,小者3000余人,全军共计四万余人。边区人口150万,三分之一左右沦于敌占,一切县城及大部乡村均曾被敌侵占,现仍有11城在敌手。本年荒旱,近数月粮食极端困难。七个月作战,未补解放区新兵,补的都是俘虏,即俘即补。七个月中没有作过一次超过两星期的正式整训,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行军作战中。

  然而,我军战斗意志极其坚强,士气极其高涨,装备火力大大增强,人员因有俘虏补充,亦比三月开始作战时略有增加。利用边区地方广大,人民拥护,七个月内,击破了胡宗南中央系步骑24个旅及杂牌10个旅的攻势,被我歼灭及受歼灭性打击者达11个旅,加上敌人拖疲饿瘦,使我转入了反攻。

  目前我军主力准备再在内线一个短时期,即打到敌后去。估计再有一年左右时间,即可歼灭胡军大部,并夺取西北许多地方。这一经验,望各首长转知所属,加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