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4年,丁文江(右)赴云南、四川、贵州调查地质
北京市西城区兵马司胡同15号,是个看似很普通的胡同院落。但这里是中国第一个近现代科学机构——中国地质调查所的旧址,这个看似普通的胡同小院里,装的是一段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生史。
担任首任所长
1887年丁文江出生在江苏泰兴一户乡绅之家,从小接受私塾教育。丁文江之所以能15岁东渡日本留学,17岁又赴英国留学,就是因为他少年时正好赶上戊戌维新运动。1901年,倡导新学的龙研仙从故乡长沙到泰兴任知县,认识了丁文江。龙研仙确信,对这样一个孩子,唯一恰当的培养途径就是把他送出国去深造。最终龙研仙说服丁家,“举债以成其行”。1911年,24岁的丁文江获得格拉斯哥大学动物学、地质学的双学士学位。
1911年,身为第一位接受过现代学术系统训练的“洋地质”,丁文江在离家10年后归国。他回到家20多天后,武昌起义就爆发了。
1912年,南京成立了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设有实业部,负责国家经济建设,实业部下辖矿务司,矿务司下设地质科。1913年9月4日,在后来的北京临时政府工商部(1914年初和农林部合并成农商部)矿务司地质科的基础上,地质调查所和地质研究所在北京成立,丁文江任首任所长。
丁文江提议,如果想要建立起完整的地质学科学体系,光靠他一个专业人士是不行的,需要先培养一批人才,同时开展与教学相辅的地质调查。随后他找到章鸿钊,章是当时除了他之外在中国唯一懂得专业地质学的归国留学生。
翁文灏从比利时鲁汶大学留学归国,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他拒绝了高薪的钢铁公司总工程师职位,加入地质调查所,此后成为丁文江终身最亲密的同事和朋友之一。
尽管此前中国也有煤铁矿产和铁路修建,但如今人们将1913年地质调查所成立视为中国现代科学机构之始。1916年,地质研究所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中18人毕业,绝大部分进入地质调查所担任调查员,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地质学者。他们多年后成为中国地质界的中坚力量,主持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还有北京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等校的地质系。
100年前的地质考察
1914年2月,刚上任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不到半年,丁文江被派去考察云南东部的矿产。他的任务是配合铁路修建调查煤铁等资源,了解这一地区矿产储量如何,是否适宜大规模开发,以此来设计将来的铁路路线。这次考察长达一年时间,不过他进入云南后的第一个目的地个旧,却不在官方行程安排之中。
从19世纪开始,西方列强进入中国掠夺的主要资源就是煤和铁,到了20世纪初,中国的采矿业依然处于外国控制之下。个旧锡矿当时是世界上锡贮量最大的地方之一,每年产出矿石可达一万吨,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出口矿石开采点。1914年丁文江来到这里时,法国修建的滇越铁路刚刚通车不久,个旧开采出来的锡矿正在源源不断地运往法国殖民地越南,再从越南运往欧洲。
当地矿工长久以来摸索出一种土办法:在山中开凿水渠,用雨季储存的水冲刷矿脉,粘裹着红土的矿砂很容易被冲下来,然后再用大量人力对流沙进行10次过滤。
这是丁文江从不了解的世界。这位27岁的年轻人脑子里装的满是西方最先进的采矿技术和地质学知识。在个旧这两个月,身为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他希望为中国的矿山引入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把工人从艰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实业救国的困局
1921年,丁文江宣布从地质调查所辞职,前往热河担任北票煤矿的总经理,由翁文灏接任代理所长职务。
北票煤矿位于热河省朝阳县,丁文江用了五年时间,将那里发展成为很有成绩的新式煤矿公司。但北票地区和产煤运销的京奉铁路,都属张作霖的管辖范围,丁文江不得不经常去沈阳进行谈判,他越来越厌恶奉系军阀的穷兵黩武,也开始渐渐对实业丧失信心。
四处奔波的他,比一般的知识分子更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政治的腐败。1926年,他离开实业,却决定从政,接过了军阀孙传芳抛来的橄榄枝,担任“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总办。但不久,孙传芳不敌北伐军,转而向张作霖求援,丁文江为此愤然辞职。
1928年,绕了一大圈的丁文江回归学术,重返地质调查所,后来又出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他重续旧业,组织地质调查所对西南地区进行了一次铁路工程配套地质调查,用时一年,这是丁文江人生里规模最大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地质调查。1935年底,他到湖南谭家山勘察煤矿,仍然像年轻时在云南个旧那样,下矿洞考察,结果浑身被汗浸透,感染了风寒。当晚在旅馆过夜时,服务员为了照顾他能睡得暖和一些,在关紧门窗的情况下生了火炉,结果丁文江不幸煤气中毒。医生抢救他时,连续做人工呼吸,压断了他的一根肋骨,刺破胸膜,引发感染,过了很多天才发现。1936年1月5日,49岁的丁文江在湖南去世。
章鸿钊在1928年后就因为伤病辞去地质调查所职务,后半生开始专心研究用现代科学方法为中国古代金石学定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顾问,1951年病逝。
翁文灏在抗战期间进入政府,并曾出任经济部长和行政院院长。由于长年与蒋介石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定为“第12号战犯”,不过他没有跟国民党去台湾,而是经香港后移居法国巴黎。1951年,在毛泽东、周恩来的邀请下,他成为第一个回归大陆的前国民党高官,1971年终老于政协委员的身份。
从1913年至1950年,地质调查所一共存在了30多年。其间,地质调查所深度参与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比如主导发现并开发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油田——玉门油田;勘察并发现西山铁矿,选址石景山建炼铁厂,即日后石景山钢铁公司和首都钢铁公司的前身;建立中国第一座现代地震台——鹫峰地震台;发现并发掘仰韶文化遗址;主导并发掘周口店北京猿人;编制中国第一套根据实测资料绘制的地图集——《申报地图》,首次用等高线和分层设色表达地形,其挂图传播甚广,毛泽东在西柏坡办公室里悬挂的就是这幅图,新中国初期一些边界谈判时官方使用的也是这幅图。此外,中印公路勘测、三峡大坝选址、南沙勘测、发现铀矿、发现攀枝花,都有地质调查所的参与。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23年第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