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妹向家慧在市属县下面的一个镇已当过三年镇长,又当了三年镇党委书记。经验在心,功夫在身,她早已威风八面,叱咤风云,成为乡村基层干部中的一位女强人。她对二姐答应去辛平村当驻村第一书记颇有些不屑,揶揄地问二姐:你去辛平村是准备走读,还是去镀金?何为走读?何为镀金?二姐反问。走读嘛,就是市里乡村来回跑,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为村里拉几个扶贫项目算拉倒。镀金嘛,就是在乡下锻炼一段时间,等候回到原单位提拔。三妹回答。我不是走读,我要在村里住下来。驻村驻村,当第一书记的前提是驻村,不在村里住下来,那就不是名副其实。至于镀金,我根本就没想过,你二姐今年都四十七岁了,年龄在这儿摆着,提拔谁,也轮不到我呀。那你为什么要答应去当驻村第一书记呢,你一天农民都没当过,一天村干部都没干过,你以为第一书记的帽子是那么好戴的?戴不好会把人压垮的。三妹这话二姐不爱听,她说:你以前也没当过农民,也没当过村干部,现在怎么就能当镇上的党委书记呢?你能当镇上的书记,难道我连一个村里的书记都不能当吗?你太小瞧你二姐了吧!三妹见二姐有些激动,忙说:好好好,算我什么都没说,祝愿二姐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向家明第一次到辛平村当驻村第一书记,如果说家里人还可以接受的话,她第二次到高远村当驻村第一书记,全家人就不太理解了。不是因为她去辛平村工作取得了成功,赢得了荣誉,家人就可以继续支持她到另外一个村去当第一书记,恰恰是因为她取得了胜绩,家里人才不希望她再去高远村。
春节期间,在向家明家举行的家宴上,全家人除了共同举杯,祝愿年过八旬的父亲母亲健康长寿,妹妹和妹夫们还纷纷向二姐敬酒,祝贺二姐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的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庆功都在功成后,这样的庆贺,有些给二姐的下农村画句号的意思,也有宣告的意思,宣告二姐的家庭生活从此进入了稳定期,再也不用两头牵挂、两地奔波了。春节过去,春天到来,当向家明告诉家人,她又要到高远村去当驻村第一书记时,全家人都有些吃惊。妹妹们认为,二姐这样做可不是见好就收,而是自讨苦吃。二姐有条件放着平稳舒适的城市生活不过,非要去过那种不确定的、劳累的、艰苦的生活,真是有些不可思议。更让丈夫和三个妹妹担心和于心不忍的是,他们都听说过,高远村是全省有名的深度贫困村之一,贫得不能再贫,困得不能再困。别的不说,你就听听这个村的名字吧:高远高远,高是山高、天高;远是路远,离家远,离城里远。光听名字就得把人吓一跟头!
丈夫郝思清,劝向家明要冷静头脑,慎重考虑。向家明说:听你的意思,是不想让我去?丈夫说:我没别的意思,主要是担心你的身体吃不消。你的岁数不算小了,身体素质又不是很好,去那里当第一书记,成天吃不好,睡不好,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向家明把两个小拳头攥了攥,说:我觉得我的身体还可以。别看郝思清的岁数比向家明大,职位比向家明高,在家里向家明却是一把手,好多事情她都是说一不二。郝思清已经习惯了处处让着向家明,难得一辈子做夫妻,讲恩爱就行了,哪有多少真理可言。郝思清:你既然铁了心要去,肯定有强大的理由。我尊重你的选择,会全力支持你。向家明说:一忙起来,我可能连双休日都不能回来,你要抽时间去看看我。郝思清说:那是一定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自己开车去。向家明又对郝思清布置任务说:这两天你帮我买点儿杀伤效果好的老鼠药,高远村村委会的办公室里有老鼠,我去了要先把老鼠治一治。郝思清说:那没问题。郝思清跟向家明开了一个玩笑:你晚上一个人睡觉,一定要把门窗关好,防止有人骚扰你。向家明说:你老婆都要成一个老太婆了,谁还会拿我当一盘嫩菜呢!郝思清说:那可不是,在我眼里我老婆还是一个西施呢,姓向的西施。
三妹向家慧,帮二姐分析了去辛平村驻村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辛平村靠近镇政府所在地的镇子,从村里走出来,走个两三里路,就到了镇上的农贸市场。村民在村里一声喊,镇政府的官员差不多就听得见。辛平村是近商楼台,也是近官楼台,脱贫当然要容易些。二是辛平村有旱田,也有水田,有梯田,也有平地,自然赋予的条件不是很恶劣。三是前任驻村第一书记已经在村里干了一年多,从市里争取到的扶贫项目开始落地,打下了不错的基础。二姐等于接过人家交下来的接力棒,才顺利跑完了全程。那个男书记因出状况功亏一篑,功劳才全部记到二姐头上。而二姐去高远村就不一样了,在辛平村所有的优势,到高远村都成了劣势。一是远离镇政府所在地,几乎成了当权者所遗忘的地方。二是自然条件恶劣,跟一座孤岛差不多。三是以前的驻村书记没什么大的作为,跟走过场差不多。二姐去了,一切都要重打鼓,另开张,那将是非常困难,非常非常困难。向家明听出来了,三妹说了半天,意思还是不想让她去。一娘同胞的亲姐妹,三妹为她着想的苦心她能理解,但她说:我听你强调的都是客观原因,没说到主观因素。在有些时候,人的主观因素和精神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她告诉三妹,自己已经跟区委书记表态了,同意去高远村任职。区里已经报给市委组织部,组织部很快就会下发她到高远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文件。向家明半哄半捧地说:我知道我们家慧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以后遇到了什么解不开的问题,我还要向你请教呢。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三妹只有苦笑。
向家明的四妹向家君,是市公安局报警指挥中心的副政委,天天在指挥中心值班,日日如箭在弦上。好不容易参加一次家庭聚会,仍然是一身警服不解甲,警用对讲机不离身,时刻保持着警惕。往往是对讲机一响,一有风吹草动,她就以冲锋的速度马上奔赴指挥岗位。如此紧张的工作状态,使她很少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家里的事。她在家宴上表过态,谁有什么事情欢迎找她。但她很快补充说,最好不要找她,因为一有事就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选载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