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乾隆年间刊印的赵明诚《金石录》
完成丈夫遗愿
绍兴五年(1135年)秋冬时节,李清照自婺州回到临安。赵明诚死去已经六年,这六年她苟活于世,想要完成丈夫当年交与的一个遗愿。她决定把亡夫的《金石录》表上于朝。此时她今年已经52岁。
更重要的是,她要通过表进这部书,重新获得士大夫圈子,特别是赵氏宗亲的认可和接纳。绍兴二年(1132年),她再嫁张汝舟,把他们伤害得不轻。或许只有写作,能证明她仍然是亡夫赵明诚的“命妇”。
为写好这篇“后序”,她又通读了亡夫的全部书稿。她越来越意识到,这部著作必将功垂久远。所以,《后序》一开篇,她要明确告诉世人: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父所著书也。
她以一种迫不及待的夸耀语气说,这是一部了不起的书,上自夏、商、周三代,下迄不远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书里的内容全都合乎圣人的道德标准,足可以帮助史官修订失误。
她起意写《后序》,是想让皇家和后世读者知晓他们收集金石和从事这项研究的不易,她明智地把叙述终止在绍兴元年(1131年)借居越州钟姓人家时最后的一次失窃上。文后,她郑重记下写作时间:
绍兴二年、玄黓岁,壮月朔甲寅,易安室题。
从李清照对书中内容的最后一条补正来看,献书的时间应该在绍兴二十年(1150年)后了,那时她已经年近七旬。
“命妇”的“帖子词”
据同时代庄绰《鸡肋编》记载,李清照的外家与秦桧有亲戚关系。李清照生母王氏是元丰朝宰相王珪的长女,秦桧的岳父王仲山与李清照生母是兄妹。李清照的一个表姊(妹)嫁给秦桧,秦桧是李清照的表姊(妹)夫。绍兴初年起,秦桧开始权倾朝野,但李清照一点儿也不喜欢这个小她六岁的表姊(妹)夫。可能是耻与为伍,没有记载表明她与秦桧一家有任何往来。
自绍兴五年写作《金石录后序》后,有关李清照的文献,已经非常少了。可肯定的是,自1135年秋天回到临安,直到去世,她都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此时她已渐渐摆脱裹挟在身上的种种非难,被曾经开除了她的上流社会的圈子重新接纳,成了一名“命妇”。
因此,逢到重要节日,她会被动员着参加一些宫中的庆典活动。由宋入元的诗人周密笔记记载说,绍兴癸亥,亦即绍兴十三年(1143年)端午节,年逾六十的李清照创作了几首节序颂诗,将之献进宫中。
周密说,因为这些“帖子词”,李清照遭到翰林学士秦楚材的嫌恶,“时秦楚材在翰苑,恶之,止赐金帛而罢。”秦楚材即秦桧的兄长秦梓(字楚材),说起来也是中表之亲。
缘何让秦梓“恶之”?可能是李清照的帖子词抢了秦梓的头彩。也可能,秦梓想请其捉笔,但李清照鄙薄秦家人没有答应,故惹得秦梓恼羞成怒。自此后,朝廷的吉时庆典等活动,我们没看到有她参与的记载。
延续对金石字画的爱
对金石字画的爱,延续在她的余生中。绍兴十九年(1149年)四月,李清照前往临安天庆观附近,登门拜访致仕后闲居的书法名家米友仁。这个自号“懒拙老人”的老者,是北宋大书家米芾的长子,人称“小米”。
她带去米芾几十年前的几件法书,其中一件《灵峰行记帖》,尤见珍爱。年近八旬的米友仁拜观了他父亲四十年前的手泽后写下两款跋语。其一云:
易安居士一日携前人墨迹临顾,中有先子留题,拜观不胜感泣,先子寻常为字,但乘兴而为之,今之数句,可比黄金千两耳,呵呵。
这一年,李清照已是66岁的老人。两年后,米友仁去世。人至暮年,李清照喜欢有丹青相随,作百无聊赖中的乱涂。后世文人和画家,多有称买到易安真迹。明朝画家莫是龙声称买到一幅李清照画的墨竹图。鉴藏家张丑在他的《清河书画舫》里著录了数幅李清照的作品,有画,也有书法。其中一件书法是李清照写在五代画家周文矩画的苏蕙图上的回文诗小楷,还有一件据说是她自己手书的《一剪梅》词稿,后来,这件手稿被元代画家倪云林收藏。
南宋永嘉学派中坚陈傅亮,说他曾经见过李清照抄录的一件白居易的《琵琶行》。在他之后一百多年,明朝的宋濂也声称见到了这件《琵琶行》,并在卷上作了一段题跋。
希望找到传灯人
写作给了李清照进入老境后该有的体面。同时,她希望可以找到自己的传灯人。
临安有个叫韩玉父的女子,与一个叫林子建的上舍生订了婚约。林子建是福建人,得了官归闽,韩女倾囊助之,林许诺秋冬间会前来迎娶。哪知回了福建音讯全无。痴心的韩女带了女仆前去寻夫,一路追去,在一个叫漠口铺的地方写了一首题壁诗,诗前有一小序云:
妾本秦人,先大夫尝仕,朝乱离落,因家钱塘。儿时,易安居士教以学诗。
该故事被宋人罗烨写入笔记小说《醉翁谈录》。晚年李清照的确是想收几个女弟子。绍熙四年(1193年),临安城一个53岁的姓孙的妇人去世。妇人的丈夫,是宁海军节度推官苏君瑑。妇人的父亲孙综,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外兄弟”,即表兄弟。苏君瑑找到陆游,恳请他为妻子写一篇传记。陆游看在妇人是他表侄女,答应了请求:
夫人幼有淑质,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传夫人。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
文末称已是风烛残年的李清照想把平生所学传授给这个十余岁的女孩,但她的收徒愿望竟没有实现,这个女孩拒绝了她,理由是,“才藻非女子事也”。
陆游的记载告诉我们,至少到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李清照还活着。 (摘自《广州文艺》202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