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使命”
7月1日,匈牙利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匈牙利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第二天,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见图)就突访乌克兰,在基辅会晤乌总统泽连斯基,这是他两年多来首访乌克兰。
结束“和平使命1.0”行程后,尽管欧盟内部反对和警告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欧尔班还是在7月5日抵达莫斯科,开启“和平使命2.0”。俄总统普京在与欧尔班会晤后的联合记者会上表示,鉴于匈牙利开始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欧尔班此访是为恢复俄欧对话并为俄欧关系注入新动力的一次尝试。
接下来,欧尔班于7月8日抵达北京,开始“和平使命3.0”行程,中匈领导人在会晤中重点就乌克兰危机进行深入沟通。随后,欧尔班7月10日到华盛顿出席北约峰会,继续进行“和平使命4.0”。然而,欧盟不愿看到的一幕再次发生——欧尔班结束华盛顿的行程后于11日奔赴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会晤,并将此行称为“和平使命5.0”。
“麻烦制造者”
欧尔班的“和平使命”尤其是莫斯科之行,遭到欧盟高层和很多成员国反对和批评。除了乌克兰危机,匈牙利与欧盟在诸多议题上存在分歧。移民问题上,匈牙利公开反对欧盟的移民安置政策。司法问题上,欧盟曾在2022年4月以匈牙利在司法改革、反腐措施等有违欧盟“法治原则”为由,冻结对匈牙利的资金拨付。
由于匈牙利经常跟欧盟“对着干”,因而被贴上了“麻烦制造者”的标签。早在去年6月,欧洲议会就曾通过决议,呼吁欧盟成员国阻止匈牙利担任轮值主席国。欧尔班向欧洲理事会领导人递交俄乌和平建议的同时,欧盟也对匈牙利“动手”: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决定,欧委会仅派高级公务员代表参加欧盟理事会非正式会议,欧委会主席和欧盟委员不会访问匈牙利。
7月11日,在欧盟的一次会议上,匈牙利代表遭到其他成员国代表“围攻”。这场持续超过2小时的会议,只有斯洛伐克代表没有发言。
“硬刚”的底气
除了在诸多问题上的立场分歧,欧尔班“硬刚”欧盟的底气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匈牙利稳定的国内政治。
现年61岁的欧尔班在1988年参与创建匈牙利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青民盟),自1993年起担任该党主席。1998年,他首次担任总理,任职至2002年。
2010年,青民盟及其盟友基督教民主人民党(基民党)在国会选举中大胜,欧尔班同年再次出任总理。之后,他分别在2014年、2018年和2022年三度连任,成为欧盟国家现任领导人中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政府首脑。青民盟被欧盟视为一个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曾经属于欧洲议会右翼人民党党团的成员,但在2021年被踢出该党团,青民盟随后成为欧洲议会中没有所属党团的边缘力量。
欧尔班在欧洲议会选举后进行了一波合纵连横,匈牙利政府发言人7月8日宣布,玛丽娜·勒庞领导的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将加入欧尔班牵头组建的欧洲议会新党团“欧洲爱国者”。
同时宣布加入这一党团的还有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领导的极右翼政党联盟党。据报道,加入“欧洲爱国者”党团的还有奥地利自由党、捷克“不满公民行动”党、荷兰自由党、葡萄牙“够了”党、西班牙呼声党等极右翼政党。
按照法国国民联盟的说法,共有来自12个国家的84名欧洲议会议员组成这一新党团。这样一来,“欧洲爱国者”将成为欧洲议会第三大党团。这意味着欧尔班在欧盟的影响力大增,从边缘地带走到了舞台中央。 (摘自7月22日《齐鲁晚报》 赵恩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