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史密森尼》杂志记载,安全帽的发明者是美国人爱德华·布拉德。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建筑、采矿和制造业的工人们对于安全防护的需求引起人们关注。
19世纪末期,常见的头部保护装置是形似棒球帽的一种皮革材质帽子,因为矿工们使用较多,也被称为皮革矿工帽。布拉德家族在美国西部拥有企业,其父辈很早就开始研究矿工用的劳动装备。受家族生意影响,布拉德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琢磨如何制造保护性能更好的矿工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学毕业的布拉德应征入伍,并随美军奔赴法国参战。火炮、机枪等热武器在战争中的应用,给一战的士兵们带来巨大的死亡威胁。而来自英国的布洛迪钢盔——因其半圆的形状也被称为“钢铁面团儿”(见图)——为炮火中的士兵提供了有效保护,减少伤亡。
战场上的钢盔给了布拉德灵感,回到美国后,他很快就着手改良矿工帽。钢盔虽然防护性好,但太重了,成本也高。经过反复实验,布拉德终于在1919年制造出一种以帆布、皮革为主材料的安全帽。这顶安全帽有一个听起来颇为怪异的名字“硬煮帽”。
这个名字也从侧面表明了其制作过程:通过高温水蒸气让帆布变硬定型,做成类似钢盔的半圆形,在帽檐处粘上皮革帽檐,再刷上胶水和黑色的漆使得帽子进一步变得硬挺、耐脏。
后来的安全帽不论是材质还是样子都有了很大变化,但硬煮帽被认为是现代安全帽的发端。1927年,布拉德为安全帽的发明申请了专利,并于1929年获批。
在布拉德及其他业界人士的研究和努力下,安全帽不断迭代升级。20世纪40至50年代,玻璃纤维材质的安全帽问世,兼顾结实和轻便的功能。而后,热塑性材料被用于安全帽生产。进入新世纪,更出现了智能安全帽和各种特殊功能定制的安全帽…… (摘自7月3日《环球时报》 张可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