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1年后,瞿秋白在上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尽管此时他已离开中共中央权力核心,但国民党政府仍将他作为“共党要犯”。1932年11月下旬至1933年9月,瞿秋白夫妇在上海曾多次遭到国民党的围追、搜捕,他为此辗转躲避。在严峻的政治环境下,将瞿秋白视为知己的鲁迅,置自己的安全于不顾,四次接纳瞿秋白夫妇,将自己的家作为他们最可信赖的庇护所。
1933年2月上旬,瞿秋白第二次来到鲁迅家中避难。瞿秋白对鲁迅的著作素有研究,他撰写1.7万字的《〈鲁迅杂感集〉序言》,是研究鲁迅的重要文献。瞿秋白对鲁迅的代表作《阿Q正传》,也有深刻的见解。
这次避难中,瞿秋白绘制了两幅关于阿Q的漫画。其中《我手执钢鞭将你打》(见图),堪称既抽象又写意“阿Q漫画”,整个人物由10个大写的英文字母Q,巧妙构成,包括头、身体各一个,四肢各两个,共10个,构思独出机杼,造型夸张传神,令人莞尔。画面左边,前臂上的一个Q字,其一撇特别长,略有弯曲,形似钢鞭,非常契合小说中阿Q的唱词:“我手执钢鞭将你打……”整幅漫画线条简洁,想象奇特,妙趣横生。
这年春,鲁迅将清代何瓦琴的名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书写成联语赠送给瞿秋白,印证了他们患难与共、肝胆相照的珍贵情谊。 (摘自7月17日《人民政协报》 周惠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