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世绘是日本俗文学的重要一脉,也是日本江户时代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作为日本浮世绘的代表人物,歌川国芳《通俗〈三国志〉英雄之壹人》之“马跃檀溪”(见图)是日本浮世绘序列中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小说主题的典型作品。
这幅绘画作品以《三国志演义》中刘备“马跃檀溪”的故事为主题,面目形制却是日本江户文化的气韵与风貌,承载了日本江户时代的画师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想象与接受。
而《三国志演义》主题浮世绘是对小说《三国志演义》文本意义的另类阐释,呈现的是日本文化背景下中国小说经典作品多元美学背后的另一种文学语境。
歌川国芳是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歌川派晚期的大师之一。歌川国芳出身丝绸染坊家庭,起步于创作戏画,其早期作品题材大多来源江户时代盛行的传奇小说和民间传说,内容是英雄好汉,打怪除妖;或者铲恶扶弱。也许正是这种审美主题趣味,他后来的许多作品都与中国历史演义小说《三国志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相关。
歌川国芳《马跃檀溪》拂去了小说主题的笼罩,将其置于日本本土文化的背景之下,这种对人物原型颠覆性的艺术诠释有着象征物的意义。在浮世绘的马跃檀溪作品中,歌川国芳不像中国画家通常做的那样,着重表现的卢超凡神勇,刘皇叔临危不惧,而是抓住一个极富艺术暗示性的“瞬间”,将的卢跃起之前的惊险与危机,主人的忍耐与决绝,渲染得淋漓尽致,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显然,这个刘备不是中国传统语境中属于帝王将相范畴的英雄,而是日本江户时代平民中的英雄,天真而老到。从构图看,它将一个关键性的“局部”放大、彰显,人马倒坠斜倾的姿势,与装饰味浓郁的檀溪水流,组成相反的对角线,产生极大的动感与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摘自7月21日《南方都市报》 石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