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3年燕京大学同人迎接林鹏侠(右一),左二为顾颉刚
在《顾颉刚书信集》中,顾颉刚提到“少川女士来去匆匆,近闻又到重庆”。此处明言“少川”是一名女性。查《顾颉刚日记》,仅有“林少川”一人名,但并未标明其为女性。好在1949年5月4日,顾颉刚有记“翻林少川《新疆行》”,5月31日又记“为林少川修改其新作《新疆行》一卷半”。有《新疆行》书名,则“林少川”的身份已然清晰,她就是林鹏侠。
林鹏侠(1907-1979),原名林淑珠,出生于福建莆田。其父为新加坡橡胶大王。1925年,林淑珠前往美国留学,1928年在芝加哥大学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29年她又前往英国学习航空技术,立志成为一名飞行员。林淑珠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林鹏侠,字霄冲,取“鲲鹏展翅冲云霄,行侠仗义平天下”之意。学成归国之后,她被称为当时中国“惟一女飞行员”,名动一时。
林鹏侠爱作男装打扮,行动上自我要求与男性一较高低,“倜傥豪爽,允文允武,宛如当年秋侠”,具有三个醒目的身份标签——女飞行家、只身探险西北的“奇女子”、社会活动家。
1934年,林鹏侠作为冒险精神的代表,与宋美龄、何香凝、丁玲、胡蝶和倪桂珍被新闻界评为标准女性。同年,上海妇女协进会成立,林鹏侠为发起组织者之一。西北行后,林鹏侠继续四处宣传抗战救国、开发西北,并加入民盟当选为民盟中央委员。1936年,林鹏侠与妹妹林荫民创办《莆田新报》(《福建新报》)。她还曾在家乡创办了莆青中学,任校长。1938年,沈钧儒等发起成立战时儿童保育会,林鹏侠亦名列签名发起人之中。林鹏侠一直欲赴新疆考察,但多次尝试都未能成行。1948年夏,林鹏侠赴新疆考察,遍游天山南北,“历时凡一载”。但1949年4月27日林鹏侠就已在上海拜访顾颉刚,5月4日顾颉刚见过林鹏侠后就在翻阅《新疆行》,林鹏侠这次考察结束至少也应在5月前。
顾颉刚与林鹏侠(少川)相识很早,1933年5月27日燕京大学同人迎接林鹏侠,顾、林曾同席,顾氏当日日记说“林鹏侠女士只身调查西北……中原女子至青海者第一人也……贺启兰女士小楷精绝,兼能绘事……一日而得见两才女,何其幸也”。
《新疆行》整理者据《新疆行》顾颉刚序,言“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1948年夏与林鹏侠结识于兰州”,显然有误。顾氏对林鹏侠的评价很高,1934年,他已评林鹏侠、刘曼卿、谭慕愚为女界三杰。林鹏侠也是顾颉刚属意的边疆工作可用人才。顾氏曾亲自为林鹏侠修改《西北行》,连刘起釪为《西北行》写的序也认真修改。林鹏侠完成对新疆地区的考察后,将考察新疆时所记之日记编辑整理,定以《新疆行》书名,书稿后送顾颉刚审阅,顾氏记录为林少川修改《新疆行》多次,直至1949年8月9日改完全书。从现有材料来看,似乎后来人都不知林鹏侠有“林少川”一名,顾颉刚“少川女士”这一称呼很独特。 (摘自7月4日澎湃新闻 李磊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