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周刊近日评出2024年影响科学的十大人物榜单,其中,两位中国科研人员入选。
埃克哈德·派克:核钟之父物理学家埃克哈德·派克原以为,打造出一种有望比世界上最精准的原子钟更精确且更便于携带的计时装置只需几个月。但直到2024年,他的团队才成功。世界上最精准的原子钟依靠电子的能量跃迁来计时,每400亿年才会有一秒误差。派克团队提出了核钟的想法,试图将放射性钍-229的原子核激发到激发态。
凯特琳·哈拉斯:公平薪酬倡导者4月16日,凯特琳·哈拉斯有幸提前看到加拿大的最新预算,得知全国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终于等来20年来幅度最大的一次加薪。“支持我们的科学”运动始于2022年。2023年11月,正在多伦多大学攻读儿科脑癌博士学位的哈拉斯成为这场运动的执行主任。她很自豪能让加拿大的科研环境变得更好。
李春来:月岩守护者6月25日,李春来热切注视着搭载着月球背面首批样本的返回舱着陆地球,那一刻为中国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数十年的辛勤工作画上句号。李春来在决定航天器在月球何处着陆的问题上发挥着核心作用,也是最先一批分析月岩样本的人员之一。
安娜·阿巴尔金娜:学术欺诈克星安娜·阿巴尔金娜花了13年根除科研领域的欺诈行为。她在打击论文抄袭以及揭露售卖假论文机构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她还追踪过一些盗版期刊。
徐沪济:勇敢医者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的风湿病专家徐沪济公布了一项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革命性细胞疗法的首批研究成果。三名接受治疗的患者都处于病情缓解状态。2023年,德国的一些团队已使用CAR-T细胞治疗了至少15名患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徐沪济的试验有所不同,他使用的是来自独立供体的细胞,而德国团队使用的是取自患者本人的细胞。如果徐沪济的供体策略取得成功,就能实现CAR-T细胞疗法的大规模生产。
温迪·弗里德曼:宇宙探索者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在一个基本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宇宙膨胀的速度究竟有多快?今年,天文学家温迪·弗里德曼公布的研究结果或许有助于平息这场争论。她公布了利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研究结果。
穆罕默德·尤努斯:国家建设者在经历了数周造成人员死伤的示威活动后,学生们提出邀请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来领导孟加拉国。在长达60年的职业生涯中,尤努斯通过把各种消除贫困的理念付诸实践而声名远扬。
普拉西德·姆巴拉:病毒猎手2024年初,猴痘病例在中非地区暴发,导致数百人死亡。刚果(金)国家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流行病学家普拉西德·姆巴拉,带领一组研究人员拉响了关于最新疫情的警报。他和同事们分析了病毒的基因组,结果显示这是一种新毒株。
科迪莉娅·巴尔:气候卫士2015年,在仔细研读有关2003年欧洲那场致7万人死亡的热浪灾害的研究资料时,科迪莉娅·巴尔了解到,灾难中老年女性的死亡率高得出奇,她意识到,这一事实为起诉瑞士政府未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而侵犯老年女性权利开启一扇大门。她以及她所代表的2500多名女性最终胜诉了。
雷米·林:人工智能天气侦探作为谷歌旗下“深层思维”公司的一名研究员,雷米·林一直在开拓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来改进天气预报。由雷米·林领导的GraphCast项目处于领先地位。 (摘自2024年12月31日《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