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是罗振宇(见图)“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的第十年。2015年,他和合伙人创立“得到”,一次和友人吴晓波吃饭时,聊到了巴菲特、芒格每年的股东大会都引起热议,进而产生了自己也做年终活动的想法。他提出演讲一定要在12月31号当晚,一定要跨过零点,并且一讲就要20年。
那几年是罗振宇个人IP非常红火的年代。2012年,罗振宇创办长视频节目《罗辑思维》,靠着评述社会历史、新兴经济等内容在互联网上大火,许多人在一夜之间认识了这个来自安徽的央视前制片人。
2023年,罗振宇给自己立下了一个更宏大的计划。自2024年2月起,他推出了一档周更的免费长视频栏目《文明之旅》,打算从公元1000年讲起,每周一小时,用整整20年去讲到1912年。这是一档很难挣钱的项目,但罗振宇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而这一年,他已经年过50岁了。
你做了10年的跨年演讲,为什么这个事情非得做20年?
罗振宇:过去很多媒体每年都出年鉴和回顾,不少人看。为什么?这种信誉就是要靠长久嵌入去堆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取名叫“时间的朋友”。刚开始很多人不理解,说时间永远是敌人,任何东西都架不住时间磨灭。但事儿不是,事件年复一年,有可能成为时间的朋友。比如节日。
2024年的主题,为什么是“来自未来的好消息”?
罗振宇:乐观主义本质是一个行动策略,悲观主义才是看法策略。我不愿意陷入悲观和乐观的争议,再悲观也得做事。所以今年这个主题,也是想把那些正在做事的人识别出来,看看能不能给他们传播一些好消息。
你做了10年的跨年演讲和知识服务,感到了受众有哪些变化吗?
罗振宇:变化非常大。原来我们整个社会都处在一个“行军”状态,现在慢慢地在转化到一个“宿营”状态。过去的逻辑是我得有知识,得奋斗,现在只需告诉我怎么打非洲鼓、唱昆曲、练书法等,这些市场起来了。
10多年前你提“U盘化生存”,也跟当时所处的“行军”状态有关。“宿营”时代,你的生存法则有没有变化?
罗振宇:我现在觉得,一颗“心脏”撑不到我们的死亡,你多找几颗外部的“心脏”帮自己调节,扮演起搏器的作用。对我来讲,跨年演讲就是一年蹦一下,《文明之旅》是一周蹦一下,帮自己完成生命跃动。
谈谈《文明之旅》吧。你创业以来一直是特别喜欢谈论和预测未来的,现在为什么又要回溯历史?
罗振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繁荣是一个单边向上的情况,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打断,凭什么明天就不行了?所以做《文明之旅》有这样的意图。风高浪急,但回头看至少心安。
都做这么长周期,不担心大家会审美疲劳吗?短视频冲击下,人们的注意力本来就是更加分散的。
罗振宇:短视频内置的是一种惊恐算法,它其实不是人最适应的、最美好的状态,我一直觉得会有一个反方向的价值。并且,现在这个世界还是有信息差的……我的野心就是未来20年要精选1000篇论文或著作,不局限在文史哲,把人类过去100年的独创之见,用一个公共表达话语来告诉受众。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24年第52期 黄子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