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涛:风流一代的缩影

作家文摘 2025年01月14日 ·倪伟·

  她是《站台》里的尹瑞娟,是《三峡好人》中的沈红,是《山河故人》里的沈涛,是《江湖儿女》中的巧巧。她是“风流一代”的缩影,多年以来,她是在塑造一个个角色,更像一位魔术师,不动声色地为时间的流逝与时代的变换赋型。

  风  流

  从2000年出演贾樟柯导演的电影《站台》开始,赵涛在贾樟柯的每一部长片里担当主演。伴随这位20多年来最受国际关注的中国导演的作品,赵涛也成为新世纪以来国际电影界最熟悉的中国面孔之一。

  《风流一代》是赵涛(见图)最特别的一部作品,影片拍摄横跨22年,始于2001年,忠实记录了她从23岁到45岁的形象。银幕上的赵涛显露出一位普通女性在岁月中的自然蜕变,她的形象像一面镜子,折射了中国社会从千禧年到当下的内在变迁。

  《风流一代》讲述了巧巧与斌哥这对小城男女的相遇、分别与重逢。在她的作品里,这部电影让她触动最多、落泪最多,她最感慨的是男主角李竺斌身上的故事。赵涛清晰地回忆了她对李竺斌最初的印象:2001年某天,贾樟柯的剧组在大同取景,遭到社会人士闹事。剧组搞不定,有人提议找斌哥摆平。5分钟后,斌哥派来的人从车上下来,夹着手包,走到闹事的人面前,摊开包,放着一包烟。对方夹起一根烟,再没说话。

  在20多年前的大同,斌哥是一个能平事儿的狠人。当贾樟柯准备拍摄《任逍遥》时,请他饰演角色,名字就叫斌哥,顺便做起生活制片。后来,他几乎在贾樟柯每一部电影里出现,“斌哥”成为“贾樟柯宇宙”里仅次于赵涛的另一张名片。

  2023年,贾樟柯拍摄《风流一代》最后一部分,斌哥和巧巧的故事将迎来结局。一天中午,李竺斌到了。赵涛出去跟他见面,怔了一下,竟然几乎认不出他来。几年前的一场病让他行动艰难,肉眼可见地苍老下去。“我赶紧掩饰一下自己的情绪,不想让我的情绪变化触伤到他。”赵涛回到包间,落下泪来。

  醒  悟

  以2006年的《三峡好人》为界,赵涛的角色逐渐变得刚猛起来。《天注定》中,她挥刀自卫,宛如侠女;《山河故人》中,她离开男人,寻找自我;《江湖儿女》中,她再度蜕变,成为男人的羽翼;到《风流一代》,她历经半生波折,最终安然接受命运。

  贾樟柯说,赵涛的女性意识影响了他。赵涛回忆,在《三峡好人》里,沈红远赴三峡寻找变心的丈夫,剧本里原本写了一个版本,沈红找到斌哥后,给斌哥投了毒。赵涛不认同这个情节,她觉得沈红没必要为一个男人搭进自己的后半生。最后的版本中,沈红找到丈夫,提出分手,便决然离去。

  “当时在剧作方面能有这样的选择,代表了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但赵涛不认为这个新女性是被写出来的,她原本就存在于生活中。她自己骨子里也有一股劲,需要自我保护的时候,那股劲便会跑出来。

  在具有浓烈贾樟柯气质的一系列作品中,赵涛常常被视为最重要的标识。与表达能力出众的贾樟柯相比,她低调、寡言,作为演员和妻子,她似乎都一直隐身在后。然而,赵涛不甘于做一位缪斯或一个符号,她不断探索着自己的艺术表达。

  2005年,画家刘小东去长江三峡写生,贾樟柯带着摄影机跟拍纪录片。当时三峡大坝正在蓄水,他们所在的小城即将被淹没。贾樟柯突然想用一部电影记下这个历史时刻。剧组很快开机,但没有剧本,赵涛只拿到一页梗概。

  他们都不知道整个故事的全貌,也不知道每一场戏的前因后果,有的镜头拍了三四十遍。贾樟柯很恼火,赵涛也不知如何是好,最生气的时候都想过跳江算了。贾樟柯告诉她,你站在人群中,要让摄影机一眼就能看到你,因为你是演员,但你又不能像个演员那样演。

  这算什么要求呢?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想到一个词:生活。她扮演的角色不论是在走路、吃饭还是喝水,都应该在生活的状态中。她卸掉了表演包袱,在镜头里认真过起了生活。下一个镜头,三遍就过了。那部《三峡好人》后来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梦一场

  人们称她为贾樟柯的御用女主角,她确实极少与别的导演合作。唯一的例外是意大利导演安德烈·赛格亚邀她出演一个在意大利工作的中国女人。2012年,凭借在《我是丽》中静水流深的表演,赵涛获得意大利电影金像奖(大卫奖)最佳女主角。这座最佳女主角奖杯,让她相信了自己的表演方法,作为一位非科班出身的演员,她获得了自信。

  在新片上映和每年的平遥国际电影展之外,赵涛很少露面,也不爱使用社交媒体。媒体形容她的状态,是低调和自由。她不热衷于社交,很少外出吃饭,生活简单。虽然电影里的她常常在歌厅蹦迪,但她说她和贾樟柯在生活中去歌厅,一共只有两次,是参加同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

  她觉得自己需要始终活在真实的生活中,才能感知普通女性的感受。“演员是这个行业里最舒服的工作,你时时刻刻都在被人照顾。我们应该有高度的自我认知,演员这个工作不值得炫耀,值得珍视的,是我们所饰演的普通人带给观众的力量。”赵涛说。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2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