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瓷”是四百五十年前的万历年间,景德镇专为朝廷首辅张居正(见图)所制瓷。这一时期,张居正位极人臣,权柄无二,虽不是皇帝,但胜似皇帝,于是专用瓷“张瓷”应运而生。
地方官争相讨好
张居正是湖广荆州府江陵县秀才张文明的儿子,嘉靖四年(1525年)出生。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2岁赴京考中进士,选中翰林院任庶吉士时认识徐阶。徐阶任首辅时,张居正为五次辅之末。若干年后,熬到徐阶退休,张居正暗里使一绊子,褫去继任者高拱的职位,自己如愿以偿当上首辅。当时,皇帝是年仅10岁的孩子,才情出众的张首辅,上有与之暧昧的小皇帝他妈支持,下有无数大臣捧场,内有死党冯保盖印,那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张居正改革”带领天朝走向欣欣向荣。
平心而论,张居正在政治上有作为,为官也清明,但生活不甚俭朴,还好大喜功。于是那些谄媚之人为博其欢心,百般讨好,让张首辅的某些生活方式也流传千古。如真定知府钱普,为使张首辅千里奔丧舒适气派,呈献了32人抬的一顶豪华大轿。制瓷无二的江西省则尽其所能,以景德镇专瓷献上。
万历元年(1573年)初春,张居正指示老家大兴土木,专为珍藏皇帝的墨宝建筑楼堂。竣工后,他请神宗赐名,神宗取《三国志》里程昱梦见双手捧日忠心事君的典故题写了“捧日楼”。并为楼内题写堂号“纯忠堂”。此《江陵志馀·宫室》有载:
在城东,张文忠公敕赐堂也;万历元年,御题楼名“捧日”,堂名“纯忠”。御书大字对句一联,云:“尔惟盐梅,汝作舟楫”。事变楼圯,唯堂独存。
张居正专用瓷的标志就以御题“捧日楼”和“纯忠堂”两种款识问世,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另外的品种。专瓷均为白地青花,所用青料为进口“回青”与国产“石子青”混合料的配方,延续嘉靖青花色彩浓重艳丽、蓝中泛紫的风格,以小批量进入荆州张府和他在京城的住宅。
一手提拔马文炜
马文炜(1533-1603年),山东安丘人,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官至佥都御史、江西巡抚。烧制专用瓷时,马文炜正在荆州担任知府,遂成为与荆州张府最早使用“张瓷”者。这一荣耀,一是地利之便,二在知遇之恩。
马文炜在29岁那年考取进士,被授河南确山知县。因他为人正直,在严嵩、徐阶、高拱三任首辅时期,均受排挤,升迁缓慢。张居正当上首辅后,急于笼络人才,备受排挤的马文炜有了出头之日。张居正将一直在七品徘徊的马文炜升任湖广省德安知府。届满进一步重用,擢升湖广省按察副使,治兵荆南,即实际上负责镇守荆州故里。
故里官员的任职是任何一个京官都注重的。张居正是个明白人,担心随着自己权势登天,如果不选好“父母官”给他“把关”,就会给盯着攻击自己的人以可乘之机。张居正把自己一手提起来的马文炜放到老家,就是旨在防范老家人打着他的旗号,干出为非作歹之事。
在荆州任职期间,马文炜秉持张居正的旨意,为他把守“后院”。张家出现问题基本都限制在本家解决,没有一件溢出闹到官府。
万历头五年,张居正是低调的。但自父亲去世后,一改往日的谦和形象。张文明是万历五年(1577年)九月二十五日病故的。来年开春,皇帝恩准他回家为父亲治丧。此次奉旨还乡,张居正欣欣然坐着32人抬的大轿,一路体面无限。沿途官员跪迎跪送,他都坦然接受。
回到荆州,张居正在马文炜赶来拜见之前,就特地授意守门人,待马文炜到达时,鸣锣击鼓,前迎后引,显示他对马文炜的赏识。张居正在荆州长达三个月,马文炜鞍前马后服务,成为湖广官员最忙的一个。
据《万历邸钞》三月十三日所记,张居正“既葬父,巡抚陈省、荆南守巡道马文炜等,请居正阅武,居正衣蟒南面坐,如大阅礼,不胜其僭侈云。”张居正穿着万历或皇太后所赐的大红蟒服,坐北朝南的视行大阅礼,此举是“俨然乘舆”,即也是乘坐那顶大轿去的。这不是轿子,是古代版的房车。起码有五十平方米,其中的前半部分是客厅,用来接见官员,后半部分则是卧室,用来睡觉。轿子竟然还有走廊,轿子里面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还有两个仆人伺候。
如今去向仍是谜
张居正死后第二年(1583年),马文炜正月升任江西湖广按察使,三月即转江西布政使,转年在万历十二年(1584年)二月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地方兼理军务。就在这一年,神宗亲列张居正罪状,下旨抄家清算,专用瓷随即停止烧制,后来在烧瓷志书上都不再提及,“张瓷”便成了昙花一现,以量少质高藏之于世。
马文炜就任江西巡抚5年后,厌倦官场,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年富力强的他向朝廷递交了辞呈。万历接到报奏,甚是惊讶。决定给他挪挪地方,传诏马文炜任浙江巡抚。他还是力辞不就。拖了一年后,万历批准他还乡。由于路途遥远,他只打包了一对“捧日楼”和“纯忠堂”最美的青花大盘,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春天动身,两月有余,回归安丘。
因旧居破败,马文炜在南潭湾北崖,坐北面南建起有五间高房的院落。据马文炜后人马宝俭《笔花斋轶事》介绍,在两个儿子进京赶考期间,马文炜忽于一夜得梦,书房笔筒中的毛笔顶端开出两朵鲜花,惊喜至醒,仍感艳丽在目。好友莫怀古说:“此大喜也,好花必结硕果。”果然,儿子双双高中进士。马文炜就将书房命名为“笔花斋”,并在门口撰联:“昔年祝虎家声旧,今朝乘龙喜气新”,横批为“祝虎世家”。
据介绍,笔花斋书桌上放有文房四宝,几个书橱内摆放古籍巨著,还有一个古董珍玩专柜,张瓷陈列其中显眼处。马文炜向安丘友人描述,带来的“张瓷”都是青花瓷,寓意吉祥,一个是四爪龙大盘,一个是“爵禄封侯”。
明末战乱频仍,安丘县城屡遭兵燹。为了筑建城墙需要,笔花斋被夷为平地,一对大盘销声匿迹,不知去向。 (摘自2月15日《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