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热播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破晓东方》中有这样一个桥段:1949年5月,华东野战军二十七军军长聂凤智因急于与刘昌义将军谈判,一时不能得到远在丹阳的陈毅市长手令,于是纪南音(虚构人物)用胡萝卜雕刻了一枚陈毅印鉴,并由聂凤智“伪造”了一份手令,解放军得以顺利入城,避免了更大的伤亡。事后,陈毅市长说,胡萝卜归我了,功劳是你们的,下不为例。
电视剧里的情节真伪无从考证,但陈毅市长入主上海后,因工作需要,确实急需一枚名章,为此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时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的赵朴初。陈毅非常欣赏赵朴初的诗词和书法,虽然赵朴初不会治印,但陈毅相信他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
接到任务后,赵朴初马上想到一个人,此人名叫应中逸。应中逸,浙江鄞县(现宁波鄞州区)人,生于1922年,1937年来上海进修学业。1947年在宋庆龄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工作,即与赵朴初结下了友谊。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上海分会科长,市生产教养院副院长,是赵朴初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应中逸20世纪40年代初就进入上海鼎熔书画研究社,师从青山农、王师子、汪声远、周蕙等名家,学习书画篆刻,于诗书画印均有建树。其印刻精湛朴拙,直逼古人,称颂一时。接到任务后,应中逸就马不停蹄开展工作,他精心构思,细心镌刻,不日即将一枚刻好的印鉴(见图)交赵朴初转呈给陈毅市长。
应中逸为陈毅市长所刻的这枚印鉴,较好地体现了汉印中平正一的艺术风格,用刀爽朗中略显生涩,增强了线条的质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深得陈毅市长喜爱,嗣后上海市的相关公文上都可以看到这枚印鉴。 (摘自《世纪》2024年第2期 胡文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