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红摄于香港
1940年底,正值抗战的艰难时期,柳亚子从上海到达香港。而在是年初,为避战火,萧红和端木蕻良已从重庆抵达九龙。1941年初,柳亚子移居九龙柯士甸道107号,此处距离萧红所在的乐道住所不足一公里。虽然此前他们就互闻其名,但并无机缘结识,直到1941年10月19日,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举办的纪念鲁迅逝世五周年活动中,柳亚子和同去参会的端木蕻良不期而遇。
不久后的11月13日,柳亚子到访乐道8号,见到刚刚出院在家的萧红,他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柳亚子一向欣赏才女,他后来在回忆中对两人的初见有生动描述:“(当天的萧红)虽偃卧病榻,不能强起,而握手殷勤,有如夙昔相稔者。”在后来的探视中,萧红亦是“每娓娓清谈,不以为累”,且与柳亚子相约“安得病愈,偕观电影,更就酒楼小饮,则其乐靡穷矣”。
柳亚子携鲜花登门,萧红自是满心欢喜。柳亚子拿着诗册让萧红题字,她触景生情,只写下“天涯孤女有人怜”就泪流满面,不能复作。柳亚子心生悲悯,作《赠萧红女士病榻》抚慰,其中有曰:“天涯孤女休垂涕,珍重春韶鬓未华。”几天后,端木蕻良回访柯士甸道,柳亚子说起探望萧红于病榻,“感其挚爱之情,不能弭忘也”,遂赋诗一首《再赠蕻良一首,并呈萧红女士》,诗中有云:“谔谔曹郎(端木蕻良本名曹京平)奠万哗!温馨更爱女郎花。文坛驰骋联双璧,病榻殷勤伺一茶。”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8日凌晨,日军进攻香港,九龙半岛沦陷。病中的萧红惊恐万状,欲找柳亚子商议对策,柳亚子不顾混乱前来安抚,此后还有电话沟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40天,1942年1月16 日,柳亚子父女在中共地下党安排下,与何香凝等人同船离港,23日抵达广东海丰马宫港,逃难成功。柳亚子一行抵达海丰的前一日,即 1月22日上午,手术后病情危重的萧红,被驱赶至圣士提反女校设置的临时救护站,缺医无药,陷于绝境,与世长辞,时年31岁。4月中,柳亚子得知萧红去世的消息,不禁悲从中来,极为沉痛地写下《记萧红女士》一文,痛心疾首:
初闻女士病殁噩耗,犹弗忍置信。……嗟夫!天地不仁,万物刍狗。以女士掀天之意气,盖世之才华,而疾病困之,忧患中之,致令奄然长往,一瞑不视,宁非人世之大哀欤!
萧红比柳亚子年少24岁,把他当长辈看待,可柳亚子一向把这位文界奇才视为平辈,不止一次在诗文中称其为“萧红女弟”,欣赏和赞叹之情溢于言表。1942年6月,柳亚子抵达桂林,再遇端木蕻良并详询萧红病逝经过,遂作七绝:
杜陵兄妹缘何浅,香岛云山梦已空;公爱私情两愁绝,剩挥残泪哭萧红。
据不完全统计,柳亚子在1940年代专为萧红所写的悼念诗文不下10篇,其情也真,其痛也深。 (摘自《同舟共进》202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