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指挥大师祖宾·梅塔

作家文摘 2025年03月18日 ·高 建·

  2024年夏天,当88岁的指挥大师祖宾·梅塔(见图)从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舞台的上场口出现,那段通向指挥台的距离因老者缓慢的步履而显得格外漫长。

  然而时隔9个月后,祖宾·梅塔大师竟重返北京,在2月25日、26日,与他的好友巴伦博伊姆的“亲兵”——西东合集管弦乐团奉上了两场音乐会。这一次,梅塔大师的步履似乎更加蹒跚,观众的掌声依旧热烈。

  罕见地“重复”自己

  作为一位擅演曲目广博、驾驭风格多面的指挥家,多次访华演出的祖宾·梅塔总是倾向于带给观众新的作品。仅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他就先后与维也纳爱乐乐团(2009年)、西班牙瓦伦西亚皇后歌剧院交响乐团(2014年)、以色列爱乐乐团(2014年、2016年)、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2015年)、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管弦乐团(2024年)合作,演绎了数十部从不重复的音乐作品:从威尔第气势磅礴的《阿依达》,到理查·施特劳斯瑰丽绚烂的交响诗,从海顿、莫扎特的洗练优雅,到柴科夫斯基、德沃夏克的浪漫如歌,挑选既与合作对象气质吻合又具有风格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似乎是梅塔的自我要求。化用一句梨园行的术语,梅塔之于中国观众,是一位罕见能做到“不翻头”(曲目重复)的艺术家。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审视此番他与西东合集管弦乐团合作的作品,才会感到些许诧异:在两晚音乐会的五部作品中,舒伯特《C大调第九号交响曲“伟大”》、柴科夫斯基《F小调第四号交响曲》和韦伯《奥伯龙》序曲这三部,都曾由梅塔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执棒奏响。这让笔者联想到刚刚第七度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意大利指挥大师里卡尔多·穆蒂: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上,穆蒂一直以挖掘冷门新曲目为人称道,但此番他竟也选择了多部自己曾经演绎过的作品,同时带来了与过往迥然不同的解读。也许对于耄耋之年的艺术大家而言,在最熟悉的作品中探寻新的奥妙和境界,其趣味和意义反而大于追求曲目的新鲜感和差异化。

  替挚友担下乐团重任

  两场音乐会的主角并不独属于至臻化境的祖宾·梅塔,第二次造访北京、首度登台国家大剧院的西东合集管弦乐团同样是众多乐迷关注的焦点。这支乐团得名于德国文豪歌德诗集《西东合集》,由指挥家、钢琴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与已故学者爱德华·萨义德共同创建,去年刚刚庆祝了25岁生日。

  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承载着用音乐化解争斗、呼唤爱与和平的愿景和使命,并成为“联合国文化交流大使”。包括安妮-索菲·穆特、马友友、玛塔·阿格里奇在内的众多顶级音乐家都以成为乐团的荣誉成员而骄傲。

  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古典音乐家之一,巴伦博伊姆在今年2月初发布“健康声明”,遗憾地宣布自己因患有帕金森综合征,未来将大幅减少音乐演出。但他依然强调“只要我的健康允许,我一定继续指挥乐团”。正是巴伦博伊姆这份令人感动的坚守,使得他的挚友祖宾·梅塔决定接过率领乐团海外巡演的重担。在梅塔看来,这支乐团的诞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迹,其不俗水准更是得到古典音乐同行的认可。

  (摘自3月6日《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