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作家文摘》报
2:人物
上一篇    下一篇
陈少泽:人生是更大的舞台
·张 琴·

  “我代表人民,宣判你死刑!”说起这句经典台词,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男主角刘啸尘帅气的开枪动作。

  《保密局的枪声》让陈少泽(见图)的名气一枪打响,成为全国观众爱慕的明星。这一发子弹转眼飞出46年,陈少泽的魅力和他塑造的人物一样,没有随着时光褪色。

  首次“触电”的压力

  尽管在话剧舞台上已经出演过很多男一号,1978年首次拍摄电影时,陈少泽还是战战兢兢。1978年的夏天,长春电影制片厂的选角副导演马世达来到了上海,为《保密局的枪声》物色演员。当他看到话剧舞台上的陈少泽,表演精彩,外表出众,觉得他特别适合出演刘啸尘,就一直留在上海等戏剧节演出结束。马世达极力劝说陈少泽去长影试镜头,还告诉他,就觉得他合适,就等他一个人。

  陈少泽只好利用几天放假时间,到长春试了镜头,没想到很快就得到通过的消息,常彦导演和长影厂厂长苏云看过后一致同意。陈少泽火速就位,一到剧组拍摄的就是牢房审讯的重场戏,他的联系人周甫祥被叛徒出卖,经过残酷折磨后不幸牺牲。作为潜伏的地下党,他的表演需要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既要表现出同志牺牲的悲痛,又不能表现得太明显被敌人发现。这对首次“触电”的陈少泽来说压力很大。

  胶片的紧缺让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当时电影拍摄用的是进口的柯达胶片,还是用外汇买来的,极其珍贵。胶片拍摄有耗片比,当时大概是1: 2.5,也就是一次表演最多只能拍两条半。常彦导演还一直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你知道吗?我这机器秃噜一响,一头老黄牛就没了。”

  刚开始,陈少泽拍完总觉得导演不满意。导演提醒他,你眼睛太透,心灵的窗户打得太开了,作为地下工作者,有时候窗户要稍微闭一下。陈少泽慢慢揣摩找到了诀窍,逐渐进入状态,眼神中多了一些让人捉摸不定的东西。“就这么战战兢兢地,最后总算是完成了任务”。

  在戏外下功夫

  《保密局的枪声》上映后,迅速成为了当年的票房冠军。陈少泽成了大明星,片约纷至沓来。他又在《血与火的洗礼》《潜网》《大雁北飞》《特区姑娘》中担纲主演。

  拍摄《保密局的枪声》的时候,陈少泽对表演的理解还不是那么深,毕竟是第一次拍电影。到了《潜网》拍摄时,他终于找到了表演的状态,也找到了拍电影的乐趣。他坦率地说,《保密局的枪声》是“戏保人”,因为情节跌宕起伏,而《潜网》这部戏才是“人保戏”。

  这一次陈少泽是“含着演”“演的是七分戏”,在戏外下的功夫使这个角色更加耐人寻味。为了演好何侃这个船员的角色,陈少泽在上海上了货轮出海体验生活。恰逢那次出海遇上十级大风,船在碰到风浪之后,他一直扶着栏杆,被晃得想吐。经过一段时间体验后,他明白了船员长年累月在大海上漂泊,时刻都有危险,时刻都在拼搏。何侃这个人物表面上温文尔雅,他的内心却十分强大。当罗弦成了寡妇带着孩子,他仍愿意和她在一起,更有勇气和家人决裂,体现了他强大的内在力量。

  《潜网》中陈少泽饰演的何侃和刘晓庆饰演的罗弦是青梅竹马,两人门当户对,十分般配,但开始的时候两人并没有走到一起。在电影即将结束的时候,罗弦才发现何侃对自己的深情与敢于突破世俗偏见的勇气,对于他们最后有没有在一起,电影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让人意犹未尽。

  何侃这个人物陈少泽非常喜欢,他也特别喜欢这部戏的开放式结局,给观众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陈少泽在演这部戏的时候,心中始终遵循着一个理念:“爱是给予,不是索取。”这部电影上映后,俊朗又深情的何侃成为很多人的爱慕对象。陈少泽收到的观众来信甚至比《保密局的枪声》上映后收到的还多。这是因为何侃这个人物特别理想,又帅又通情达理,大家都希望,能找到何侃这样的爱人。

  陈少泽和这部电影中饰演罗弦的刘晓庆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经常见面,陈少泽回忆起跨年时刘晓庆到上海来参加《大众电影》书画展,他们见了面,刘晓庆跟他聊起《潜网》,半开玩笑地说:“结尾我现在考虑还真是应该跟你。”

  “我的舞台一直还在”

  正当观众期待他有更多电影作品的时候,陈少泽突然从银幕上消失了。原来他走上了领导岗位,1986年,他成了上海青年话剧团的团长。

  事实上,早在1972年,陈少泽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就进入上海青年话剧团做演员。这方舞台,磨练了他的演技,无数次展现了他的表演才华。他一直没离开过:“我喜欢舞台剧的演出,一场以前演过的戏,过几年再演,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对这个人物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还可以再尝试感受一下,多有意思啊!但电影拍完了,想重新再演一次刘啸尘是不可能的。”

  最初领导找他谈的时候,承诺他要是做团长的话一年给他三个月的创作假,不会耽误他出去拍戏。但工作了之后,他发现又要抓创作,又要抓演出,还要抓钱,被分房子、福利待遇等各种现实问题折腾得够呛,根本没工夫出去拍戏。

  他对剧团充满了感情,投注了很多心血,剧团在他的带领下也创造了很多成绩。在团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八年,有得有失,陈少泽坦言这段经历对自己的锻炼是很大的。

  从团里退休后,陈少泽找到了更大的舞台。他积极参加一些大型活动的策划、导演工作,通过讲课普及科学的演艺方式,参加全国各地的朗诵活动,热心于公益活动。他还曾两次“临危受命”,担任小区的业委会主任,带领大家搞了十几个文艺团体。“演员是我的终身职业,艺术是我的一生追求。”他知行合一,“要多干一些对人民好,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摘自5月26日微信公众号“大众电影杂志”)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作家文摘》报社有限公司
Copyright © right 《作家文摘》报社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1版:
   第2版:人物
   第3版:纪实
   第4版:钩沉
   第5版:关注
   第6版:连载
   第7版:书香
   第8版:作品
   第9版:作品
   第10版:忆文
   第11版:往事
   第12版:文史
   第13版:悦读
   第14版:小说
   第15版:散文
   第16版:专版
陈少泽:人生是更大的舞台
赵冬梅的历史观
作家文摘人物2陈少泽:人生是更大的舞台 2025-06-03 2 2025年06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