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因朝鲜半岛遭受日本殖民统治,大批韩国志士流亡海外。1919年4月11日,韩国独立运动志士在上海法租界举行了临时议政院会议,标志着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诞生,霞飞路321号为其办公地。1926年7月,临时政府办公地迁至普庆里4号(现马当路306弄4号),之后在此处策划了1932年虹口公园爆炸事件,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虹口公园爆炸事件发生后,同盟会元老褚辅成,曾任上海法科大学校长,在上海组织抗日后援会,竭力营救韩国志士。1932年,韩国独立运动领导人金九在褚辅成等人鼎力帮助下,离开上海到嘉兴避难。可是,日本侦探闻讯在沪杭线沿途搜査。
金九在《白凡逸志》叙述他从嘉兴去海盐避难过程:
派人到嘉兴车站去打听,果然有日本便衣警察曾来此地巡视的消息,因此决定到褚凤章(褚辅成之子)夫人的娘家暂避。他夫人的娘家在海盐县城。褚先生只请他太太一人陪我,乘了一整天轮船送我到了海盐县城朱家。朱家是城内首富,住宅非常宽敞。我住宿的洋房在后院。而大门外是石子铺成的路,路外是船舶往来的湖。
海盐县城武原镇位于钱塘江畔,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镇。当年海盐首富朱丙寿,从潮州知府任上告老还乡,回归海盐故里,建造了朱宅与后花园。陪伴金九从嘉兴到南北湖避难的褚夫人,即为朱丙寿长孙女朱佳蕊,也是嘉兴名人褚辅成的儿媳妇。可惜,整个朱宅与后花园在1938年被日本侵略军纵火焚毁。遗址现为海盐宾馆,园内仅剩一株罗汉松。
海盐县城也不安全,金九继续转移。金九自传《白凡逸志》回忆说:“在海盐朱宅过了一夜,第二天再和褚夫人一同乘车到卢里堰。”可是,中国地图上没有“卢里堰”地名。卢里堰很可能就是甪里堰(现属海盐澉浦镇)译音变异。
一座不知名的山岭,通往南北湖,让金九感慨万千:
褚夫人当时刚生第一个婴儿才五六个月,穿着高跟鞋,在七八月炎日之下,爬山过岭,频频用手帕拭着汗。褚夫人娘家的女婢带着我的食物和其他日用品跟随着。我看到这光景,真想把这场面摄成影片传给万代子孙。但这又怎能办得到呢!……若国家独立的话,我的子孙或我的同胞,谁能不感谢褚夫人这样的诚意和亲切呢?
金九在南北湖载青别墅避难大半年光景,喘息生存,保留了韩国独立运动的火种。
1935年10月,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员在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特别会议,确立了金九在临时政府中的领导地位。从此,韩国独立运动有了掌舵人。
2015年,我经过多方寻找,在上海苏州河畔找到了83岁老人褚政元,他就是1932年那个婴儿,母亲就是朱佳蕊。他说:
我出生在1932年2月,金九避难嘉兴海盐时,我刚出生几个月,我开始并不知道这件事情。抗战后期,祖父褚辅成和我们生活在昆明。有一次,韩国临时政府几位官员来看祖父,祖父还站在楼梯边去迎接他们,我特意问了母亲,才知道祖父和金九的交情。但母亲并没有告诉我,是她带金九去她娘家避难这件事。直到1991年,我看了《白凡逸志》才得知这个事,那时母亲已经去世了。 (摘自《世纪》2025年第2期 冯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