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我国的宠物行业从2010年开始高速发展,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家庭养宠率已经达到23%。另一项数据显示,2019年时我国的宠物大部分年龄偏低,主要集中在2-5岁(犬)以及2-6岁(猫)。据此推算,2022年-2026年将有大量宠物犬进入老年期(8岁以上),2023-2029年将有大量宠物猫进入老年期(10岁以上)。
《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的养宠人中,90后和00后共占比65%以上,开始独立生活不久。老年宠物,正成为他们难以承受之重。
老年犬的困境
15年前,网络上关于养大狗的信息并不多,慧慧摸索着把卢卡一点点养大。
一人一狗相互陪伴,直到13岁的某天,慧慧突然发现卢卡不玩玩具了。再往后,卢卡也拆不动家了,而且开始不定期在慧慧的床上大小便。
慧慧意识到,卢卡的年纪到了。就像人老了会忘事,卢卡也是一样。 在往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卢卡快速衰老——由后肢无力逐渐发展成后肢瘫痪,接着大小便失禁,又因后肢瘫痪导致尿路感染而发烧。
医生说,卢卡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但这又会给它的心肝肾等造成负担。正常宠物狗吃了消炎药能好,但对于瘫痪的狗来说,只能忍受。慧慧说,以现在的医疗水平来说,“这是一个无解的题。”
卢卡这一病,成了慧慧生活秩序崩塌的开端。每天下班回到家,慧慧看着卢卡满身狼藉地在家里磕磕碰碰,既心疼又崩溃。慧慧的睡眠一点点被剥夺。她无法兼顾工作和卢卡,必须要做出选择。2024年,慧慧辞职,专心照顾卢卡。为了负担卢卡的各项医疗开支,她和叔叔合买了一辆电车,开始跑网约车。
与卢卡身体一同萎缩的,还有慧慧的社交圈子——她的时间被照顾卢卡占据,与朋友们逐渐疏离。
主人的抉择
面对老年犬,不是所有人都做出和慧慧一样的选择。近年来,老年犬被弃养的情况时有发生。广州市越秀区阿派关爱小动物社会发展中心(简称“阿派”)负责人陈嫱说,近半年来,阿派在后台收到了很多来自养宠家庭的私信,有宠物主人准备生孩子了,或者发生了其他变故,但是家里的猫狗年龄大了不好送人,希望阿派带走。
目前,阿派救助的老年宠物占到总体救助宠物的1/10,老年猫占少数,大多数是老年犬,大概100只。这些被救助回来的老年犬,大多数状态比较糟糕,加上能陪伴下一任主人的时间比较短,被领养的概率很低,这给阿派造成了很大压力。
对于老年犬被抛弃的原因,北京Rain救助小院负责人李林告诉记者,不仅是老年犬,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被遗弃,“原因不外乎是养宠理念还不成熟,觉得宠物是个玩具,它们好看可爱、主人拥有某个品种觉得有面儿、可以拍照炫耀、无聊打发时间等等。”
但它们除了可爱,还会发出噪音、会掉毛,老年后照顾它每天都离不开人,生病的话可能要花很多的钱和精力,“这个时候一些养宠人就会觉得,想象中的养宠和真实的养宠不太一样,可能就会遗弃它们。”
在北京顺义木林镇,一家宠物寄养中心,容纳着宠物主人的第三种选择——寄养自己的老年犬。寄养中心创办人孟薇说,这里有近百只犬,10岁以上的老年犬有20只左右。一般来说,被送到园区的老年犬基本都是在这里养老,直到死亡,“被寄养在这里的老年犬,很少有被接回去的”。
至于寄养费用,根据宠物房间大小有所不同。孟薇介绍,10平方米到20平方米的房间收费在1900元至2900元每月不等,一室一院的配置,带地暖的房间价格会更贵一些。
需要更多的资源进入
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副秘书长刘晓霞告诉记者,中国的养宠历程大概只有三十年,对比世界各国的养宠历程,时间十分短暂。
过去十年,刘晓霞一直参与《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的编撰。“目前我国在老年宠物这一细分领域中,相关产业并不发达。”刘晓霞谈到,究其原因,是目前国内宠物行业发展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不够成熟。
不仅如此,宠物医疗行业的整体诊疗水平比较有限。在宠物行业深耕多年,她发现很多农学院的学科设置只有兽医,几乎没有宠物医生专科或者小动物专科。他们主要诊治大动物,对小动物的诊疗全靠自学和经验判断,到了老年宠物的治疗,成了更大的难题。
在她看来,要解决老年宠物的问题,需要更多的资源进入这个行业。 (摘自5月26日《新京报》 秦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