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作家文摘》报
13:悦读
上一篇    下一篇
意租界别墅里的祖父
《新天津报》创办人刘髯公
华世奎题写的天津劝业场匾额
(摘自《别来沧海事:我的租界往事》,现代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

  1931年,祖父在东北做粮食药材生意,赚了一批大钱,在天津马场道一带英租界购买了两座洋楼。后来考虑直隶地区的大客商都在海河东岸的意奥租界买了洋房,开了商号货栈,祖父便通过意工部局的朋友,在意租界光复道买了一栋带花园的别墅。那年祖父33岁,曾满怀豪情地说:“宽于蜗舍,足容身矣!”

  “汇昌兴”

  1941年,我在这座别墅里诞生。父亲除了协助祖父管理办公室,继续坚持在意租界圣心医院学医。母亲只得给祖父当半拉子秘书。

  我家别墅,砖石结构,地面三层,地下一层。一二层南向有半圆阳台,四面有窗。一楼门楣上,悬一红木横匾,上刻“汇昌兴”三个大字,宗颜真卿,笔法苍劲,气象宏伟。金字衬以朱印,极为典雅。“汇昌兴”货栈系祖父经营贸易房地产生意的字号。

  九一八事变之后,祖父将在关外的产业和资金全部转到北平和天津。天津意租界的“汇昌兴”客栈就成了祖父产业的大本营。最兴旺时,职员有20多个,办公室、会议室设在一楼。二楼是祖父、父亲办公的地方,有大客厅和会议室及台球房、麻将房和四间客房。三楼是生活区,分别有祖父母、父母和我的卧室,还有个大书房和茶室。储藏和账房设在地下室,有密封铁门相隔。楼后设有厨房、饭厅、佣人房和车库。

  “汇昌兴”横匾之字,是清朝遗老“答拉密”华世奎的墨宝。“答拉密”即满语“领班”之意,是辅佐军机大臣办事的官员,或称为“军机领班”“小军机”。袁世凯时,把华世奎的官阶提为正二品,等同于内阁副相,位高权重。祖父说,华公晚年以卖字补贴生活,“天津劝业场”的巨幅招牌,“万年青”“隆昌号”“正兴德”等著名商号的匾额都是他的手笔。那“天津劝业场”的东家高星桥,用五百银圆求得。其润笔费之高,津门第一。

  救济难民

  天津沦陷后,天怒人怨。7月中旬,雷雨不停。8月1日傍晚,同住意租界的《新天津报》创办人刘髯公,冒大雨到家来访。刘髯公深得祖父敬重。刘髯公办的《新天津报》,敢为平民百姓发声,特别在九一八事变之时,该报揭露日寇侵华罪行,颂扬抗日英雄,痛斥不抵抗主义,深受读者欢迎。天津沦陷,《新天津报》特发号外,激励天津人坚持抗战。

  刘髯公此次深夜来访,乃商议如何救济难民之事。日本对中国人烧杀抢掠,致使大量难民涌到意奥租界。建国道东天仙戏院前已聚集上千难民,在雨中淋浇。祖父听罢,拿起雨伞,就与刘髯公到现场。果然,雨中黑压压的饥饿难民,无处避雨,任大雨淋着。祖父与刘髯公当即决定,由刘髯公给难民找住处,祖父负责难民的吃食。祖父回到别墅,立即组织人员在院里砌起10个大灶,支起席棚,招聘伙夫20人,然后蒸馒头、熬粥。

  天亮时分,馒头和粥分批送到东天仙戏院。祖父看到,难民已住进东天仙戏院,马路对面的商铺也住满了人。刘髯公与东天仙戏院老板和店铺商量,付了租赁费,让难民得以遮风避雨。

  祖父没料到,本来二人要商议下一步怎么办,结果第二天上午,刘髯公的汽车还没开到我家别墅,就在万国桥(解放后改解放桥)被日本人逮捕了。祖父闻之,愤怒地吼道:“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祖父一方面继续蒸馒头、熬粥周济难民,另一方面想方设法营救刘髯公。后由祖父等贤达亲友取保,具结保外就医,刘髯公回到家里,嘱家人和报社同人,万万不要把《新天津报》交给日本人。不久,这位爱国报人悲愤而死。祖父送挽联曰:“一佛出世,二佛涅槃。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与张廷谔相交

  鉴于日本人对爱国者残酷镇压,好友刘髯公被迫害致死,友人劝祖父暂离津门,避避风头。说来也巧,祖父收到原天津市市长张廷谔由重庆发来的信函,希望祖父运一些药品和机械过去。祖父积极备货,通过意工部局华人秘书的帮助,这些货由祖父亲自押送,乘火车载至武汉,再用机船溯江而上。因有意工部局证明,再加上张廷谔特请天津友人帮助,聘了一个反战的日本朋友川岛协助祖父,这批货物顺利通过各关口,安全抵达陪都山城重庆。

  祖父与川岛,一起去拜访张廷谔,交货付款,再叙友谊,谈抗战。张廷谔比祖父长八岁,时年48岁,直隶丰润人,与祖父老家昌黎隔滦水相望,有同乡之情。张廷谔年轻时,考入直隶高等学校,后偶与曹锟相识,一路飞黄腾达,成为国务院秘书长,嗣后到津,经派系斗争,两次出任天津市市长。到1934年,36岁的祖父已成为河北巨商,且年轻时与东北王有很深交谊,张廷谔也不敢怠慢。他身为官员,经常让祖父替他做生意。祖父与他相交,看中了他在1936年宁成为日本人的眼中钉,也不愿与那些和日本人不干不净的亲日分子同流合污,辗转而去重庆的风骨。

  张廷谔在天津时,与南开大学创办人之一张伯苓交好。到重庆后,张伯苓建南榆中学,请张廷谔参与筹划。祖父此次所运之货,大部分为建南榆中学所用。抗战胜利后,由张伯苓推荐,张廷谔重新坐上天津市市长的位置。他的就职宴会,邀请祖父参加。席间,他走到祖父桌前,笑眯眯地说:“老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七年,我们又相会,人生如梦啊!”祖父则说:“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啊!”

  张廷谔是1948年12月,在解放军的隆隆炮声中离京去台湾的。后在台北的汪泰昌叔叔看望过他几次。1973年夏天,叔叔给祖父的信中说,张廷谔已逝去。在这半年前,祖父还写信给他,希望他回丰润省亲。见信后,无不悲戚。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作家文摘》报社有限公司
Copyright © right 《作家文摘》报社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1版:
   第2版:人物
   第3版:纪实
   第4版:钩沉
   第5版:关注
   第6版:连载
   第7版:书香
   第8版:环球
   第9版:文旅
   第10版:忆文
   第11版:专版
   第12版:文史
   第13版:悦读
   第14版:小说
   第15版:散文
   第16版:人间
意租界别墅里的祖父
作家文摘悦读13意租界别墅里的祖父 2022-05-13 2 2022年05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