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作家文摘》报
7:书香
书香中国 一书一世界~~~·陶纯·
~~~
上一篇    下一篇
战争引发的战争
《辽宁传》 祝勇著 华文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
日俄军官会面谈判合影
坐沉在军港里的沙俄战舰

  这是一部关于辽宁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中国的书。辽宁刚好处于几大文化板块的衔接带上,像一个绳扣,把蒙古人的草原文化板块、中原汉民族的农耕文化板块连接起来。辽宁就像从中国肌体上取下的一个切片,谈论辽宁,就是谈论中国。作者以地域为切片写就辽宁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的故事,从历史、文化、交融、发展、未来等多个维度为读者呈现一个立体的辽宁。读懂辽宁,读懂中国。

  

  

  没有一个时期,像19世纪后期那样,对中国的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段岁月里,几乎每年都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也不例外。

  这一年最大的事件,当属百日维新。从4月23日,光绪皇帝发布《定国事诏》开始,到8月6日,103天中,皇帝共发出改革谕旨286件,平均每天近3件。但这些痛快淋漓的慷慨文字在103天后就被血腥湮没,庙堂之上的诸项改革政策,最终消失在北方雨季的泥泞中。

  这一年,西方列强争夺港口、中国沿海租界和分割“势力范围”的活动达到了顶点。包括优良港口青岛在内的胶州地区,被德国攫为己有;近三百平方英里的威海卫,成为大不列颠的租界,在32年间受到同英国殖民地同样的管理;另一面积相当的地区——香港,作为殖民区被租让99年;而广东省南部沿海的广州湾地区,则同样被法国“租借”……

  也在这一年,根据外交大臣罗巴诺夫的计划,沙俄实现了它的梦想,攫取旅顺、大连,进而在旅顺拥有了不冻港,从而为6年后的一场战争埋下伏笔。据庄士敦记载,1898年在东北居住过的英商说:“正是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进行着对这个国家的事实上的吞并。”一位上层英国传教士称:“我和我的全部传教士都把东北视为俄国,仅名义除外。”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出北京。面对这个天赐良机,彼得堡冬宫里的那位以彼得大帝自诩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已经无法掩饰自己的兴奋,在他的旨意下,沙俄动员近18万人,分六路呼啸侵入中国东北,开始了他的东扩计划。同年9月20日,盛京将军增祺在沙俄南俄军司令关东地区长官阿列克谢耶夫的逼迫下,在旅顺签订了城下之盟——《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主要内容是:一、“沈阳应设俄总管一员”,“凡将军所办要件,该总管应当明晰”,这意味着,奉天将军应该对俄国总管俯首帖耳;二、将奉天省“所有军队一律撤散”,炮台一律拆除,这等于取缔了中国军队对东北的一切防务;三、“留俄军驻防”。东北,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俄国人的地盘。

  这种“分配不公”显然引起日本人的极大不满,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首要目标就是占领朝鲜和中国东北,要顺利实施“大陆政策”,必须搬开俄国这块绊脚石。日本首先进行外交斡旋,联合英、美两个大国,逼迫俄国从中国撤军。无奈之中,俄国与中国签订了《交收东三省条约》,规定自条约签订之日起,俄军分三期撤出东北,每期六个月,一年半撤完。

  这可以被认为是又一次“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只是日本与俄国的地位发生了置换。唯一没有变化的是辽宁的地位,这个对远东地缘政治有重大影响、同时又无比富庶的地域,成为几条野狼争抢的对象。

  日本不是一个善于忍气吞声的民族。当年的耻辱,日后一定要报复。甲午战争后三国干涉还辽,至少为日本明确了两个目标:一是打败这三个对手,特别是俄国和德国(俄国的利益在中国东北,为日本首敌;德国利益在山东半岛,亦与日本利益冲突;法国利益在云南,与日本冲突不大);二是“收回”辽东半岛。

  一切都与甲午战争相同,只是这一次,日本的目标变成了沙皇俄国。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日本制订了以俄国为假想敌的海陆军扩军计划。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日本的军费开支已占该国总支出的50%,此外,日本通过《马关条约》从中国获得的两亿三千万两白银,90%用在扩充军备上。

  日本人的忍耐持续了八年,直到他们认为自己的军事实力超越俄国时为止。由于俄国军队赖在东北不走,光绪二十九年腊月二十三(1904年2月8日)夜,日本偷袭了旅顺的俄国舰队,日俄战争从此开始。

  旅顺口之战是这场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也是最激烈残酷的一场攻坚战,战斗从八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大年初一,被枪弹洞穿了无数次的日本军旗,破烂不堪地在旅顺城墙上飘扬,这场持续了155天的战斗才宣告结束。俄国人向辽阳、奉天一路退却。双方在奉天进 行了一场大决战,战线长达200公里,俄军动用兵力32万人,日军25万人,战斗结束时,战场上共留下25万具双方尸体。战报在第一时间传到尼古拉二世手中:俄国人败了。

  尼古拉二世被俄军的溃败震惊了。但这并不能泯灭他心里燃烧已久的野心。他手里还有最后一张王牌,他试图依靠它来扭转败局,那就是波罗的海舰队。他将这支舰队调往远东,但这支不可一世的舰队驶到对马海峡时,就遭到日本舰队的伏击而全军覆灭。6月,日军攻占库页岛,俄守军投降。直到这时,尼古拉二世才哑口无言。

  这时,尼古拉二世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对中日甲午战争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政策。日本人是战争狂,他们通过战争养肥自己,敌人的血,是他们最好的养料。如果中俄在甲午战争中并肩作战,日本的崛起必将受到遏制。现在的事实是,像当年清王朝一样以国运相赌的沙皇,也像清朝一样没有得到其他任何国家的支持。大清帝国怎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沙皇俄国就怎么在日俄战争中失败。

  这一次,轮到中国采取袖手旁观的政策。但是由于战争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的,所以无论双方谁输谁赢,中国都是永远的输家。

  根据战争的惯例,胜利者亟须将战果写在纸上。这样,便有了日俄之间的《朴茨茅斯和约》。《和约》中与辽宁相关的条款包括:“东三省的行政权全部归还中国,日俄双方在东三省的军队都应于条约生效后18个月内撤出,但旅大租借地内的行政权及军队皆不在此限。俄国将旅顺口、大连湾及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转让给日本政府。俄国政府将宽城子(长春)以南至旅顺口的铁路及一切支线,连同附属财产、煤矿,无偿转让给日本政府。”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作家文摘》报社有限公司
Copyright © right 《作家文摘》报社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1版:
   第2版:人物
   第3版:纪实
   第4版:钩沉
   第5版:关注
   第6版:连载
   第7版:书香
   第8版:环球
   第9版:文旅
   第10版:忆文
   第11版:专版
   第12版:文史
   第13版:悦读
   第14版:小说
   第15版:散文
   第16版:人间
书是人生好伴侣
战争引发的战争
作家文摘书香7战争引发的战争 2022-05-13 2 2022年05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