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菲律宾4月7日在南海举行首次正式海上联合军演。美国、日本、菲律宾领导人还将于4月11日在华盛顿举行首次三国峰会。
基本要素引人注目
本次演习的基本要素引人注目,似乎经过精心设计。
先看地点,设在菲律宾巴拉望岛西北近海的南海海域,属菲律宾领海外的专属经济区,被菲媒称为争议海域。
再看课目,包括反潜艇作战、舰船通信、编队航行等多项训练。其中,反潜战属于高度敏感的军事科技领域,只有盟友之间才会在这方面展开战术层面的合作。
最后看参演方,四国共出动5艘军舰:日本海上自卫队“曙”号驱逐舰、美军“莫比尔”号濒海战斗舰、澳军“瓦拉蒙加”号护卫舰及一架巡逻机,菲军“德尔毕拉尔”号和“艾卡拉兹”号两艘巡逻舰。
这是四国首次在南海举行正式海上联合演习。去年8月,四国曾在菲北部三描礼士省近海举行海上训练,但内容仅为海上补给、集体合影、船员相互敬礼等。如今,四国军舰高调出动,所传递的信号引发外界热议。菲国防部官员称,这是“菲律宾增强个体和集体自卫能力的一系列活动的第一步”。
湖南师范大学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滕建群认为,美日澳菲在南海举行首次军演,主要有几方面意图。
一是搅局。自去年8月美日韩戴维营峰会以来,美国明显强化了在南海地区搅局的力度,有意在南海制造“国际事件”。
二是练兵。在美国看来,南海地区海阔水深,是中国海军活动特别是潜艇活动的重要区域。这次演习内容包括反潜战训练,有照顾美国作战需要的意味。
三是显示存在。就日本来说,除了跟着美国搅局,也希望扩大地区影响力。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各领域合作不断加强,日本心里很着急。
就澳大利亚而言,南海不属于其传统利益范围。但作为美国“铁哥们”“好伙伴”,澳大利亚被美国绑架、裹挟,用配合美国的行动递“投名状”。
美菲为何加速靠拢
美国总统拜登定于4月11日在华盛顿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举行峰会,其中,南海问题也将被提上议程。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表示,本次峰会将推动三国加强在南海和其他地区的合作。
四国军演、三国峰会、三国巡逻,不难发现,菲律宾在美国新近组建的“印太小圈子”里出镜率很高。有评论称,菲律宾已成为美国的“新星盟友”、在南海对付中国的“桥头堡”。
滕建群认为,美国与菲律宾近来加速靠拢,可以说是互有需要、相互利用。
从菲律宾方面看,自马科斯执政以来,菲律宾政府逐渐向美国偏转,主要受历史、现实两方面因素影响。历史上,上世纪80年代,马科斯曾与其流亡的父亲老马科斯在美国生活数年。就现实而言,马科斯政府希望美国能帮它增强军事力量,保住侵占、侵犯中国南沙群岛领土的既存事实。
从美国方面看,它近来重点经营菲律宾,主要是战略和战术调整的结果。战略上,拜登政府上台后组建一系列“小圈子”(如美日韩、美英澳、美日印澳等),发挥了类似于军事同盟的作用,菲律宾就是美国眼下借南海问题重点拉拢的对象。战术上,美国自2020年提出“太平洋威慑计划”,希望在阿拉斯加、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以及菲律宾等地部署攻防兼备的导弹体系,以威慑中国。菲律宾是其完整链条中的一环。
风险因素需要警惕
不可否认,由于菲律宾以及域外国家的搅动,南海再次风波涌起,擦枪走火等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明显上升。
滕建群提到几个需要警惕的场景。一方面,美国强化对菲律宾等相关国家的控制,在本地区牵扯中国更大精力;另一方面,加大鼓吹“中国威胁论”,让地区国家与中国形成对立。不过,“到目前为止,东南亚国家总体较为明智,多数国家拒绝选边站队。”滕建群指出,它们都担心“大象打架,草坪遭殃”。
此外,滕建群也为菲律宾方面敲警钟。如果马科斯政府继续倚仗域外国家的支持“玩火”,很有可能重蹈阿基诺三世时期的覆辙。当时,阿基诺三世政府认为有美国撑腰,便发起所谓“南海仲裁案”,挑起南海争端。结果,美国只是让菲律宾冲在前面。阿基诺三世也被民众的怒火赶下了台。 (摘自4月8日《解放日报》 安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