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撰写,全书分八个板块,详细介绍了《永乐大典》正本纂修、副本抄录之经过,并通过盘点其装帧,展现了《永乐大典》的皇家气质。此外,还通过其他视角的讲述,梳理出《永乐大典》的价值、流散、回归、再造等脉络,兼具专业性和普及性,是一部了解《永乐大典》的绝佳读物。
提起《永乐大典》(见图,局部),不仅是研究者特别关注,就连普通民众,甚至中学生都倾注了热情。
时间回到2020年的夏天,7月7日,法国巴黎德鲁奥拍卖公司正在激烈竞拍着一件中国文物,起拍价一万欧元,短短几秒钟,这件文物的叫价就突破50万欧元,一分半钟之后,竞拍价甚至突破拍卖公司显示屏的极限,无法显示了。11分钟后,这件文物以640万欧元的天价被一位中国女士拍下,这就是两册嘉靖副本《永乐大典》。
当时出国不便,接到拍卖的消息时,国内的公藏机构已经来不及运作,文物系统的领导们不断联系,希望把握住这次机会拿回拍品。听说最初是故宫博物院的翁连溪先生在境外得知了消息,他目验过拍品,并推荐给浙江下沙奥特莱斯的老总金亮先生,实力雄厚又有爱书情怀的金总于是准备出手。金总委托在法国的朋友去竞拍,那位在现场举牌的女士就是受托人。
拍卖这天,我曾发信息预祝金总竞拍成功,金总在拍得之后特别回复我“拍到了”,时间是北京时间23:03,这条信息我现在还保存在手机里。之后,我的微信不断被刷屏,大家为此都激动不已。对中国的古籍人而言,这注定是难眠的夜晚。竞拍的成功意味着两册《永乐大典》回家了。
虽然两册《永乐大典》拍得,但当时出入境不畅,如何尽快取回拍品,金总为此着实伤透了脑筋。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非常关心《永乐大典》入关的事情,愿意提供帮助,浙江、上海的上级单位也给予了持续的关注和具体的支持。终于,2022年1月19日,两册《永乐大典》从法国启运回国。
非常荣幸的是,受金总的委托,我和翁连溪先生远程监护了装箱启运的过程,这也是令我永远难忘的事情。通过手机连线,看着一年半前拍到的国宝从异国他乡装入运输箱,踏上回家的路,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过去的收藏家多追逐宋版书,有“一页宋版,两黄金”之说,现在《永乐大典》的成交价一页要五六十万人民币,比一两黄金多得多。
《永乐大典》完整的时候11095册,现在仅仅存世400余册,为什么一部百存三四的残书,还受到如此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