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日本外交史料馆公开了一批外交档案。本次解密的是1992年的日本重大外交事务,包括美国布什总统夫妇访日(3册)、宫泽喜一首相访美(2册)、渡边美智雄外相访华(1册)、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访日(3册)、明仁天皇夫妇访华(8册),共17册文件。从体量来看,明仁天皇访华相关档案占本次公开档案的约一半,这也是日本天皇迄今唯一一次访华。
媒体解读
这批档案一经公开,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共同新闻社在当天上午便刊发社论,指出时任首相宫泽喜一为实现天皇访华,曾秘密向时任驻华大使桥本恕下达务必做好“对中工作”的命令,动员各方应对消极言论。时事通信社报道说,在外务省积极推动该项工作的同时,宫泽首相自己却因自民党内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而有些踌躇逡巡。日本广播协会较为全面地梳理了事件的时间线,强调两国外交部门间进行了秘密交涉。
汇总上述报道来看,日本各界关注的主要焦点在于日本政府内部的决策过程,特别是具有最终决定权的宫泽首相的态度。在面对日本国内的一些不和谐声音时,他从优柔寡断到“最终决断”,竟然用了几个月,“最终决断”时距天皇成行仅剩两个多月的时间。
内部博弈
1991年底,海部俊树内阁因政治改革受挫支持率下降,执政的自民党启动新的总裁选举,11月5日新当选总裁宫泽喜一接任日本首相,任命渡边美智雄为副首相兼外务大臣。渡边就任不久,便确定将于1992年初访华。1991年12月9日外务省亚洲局中国课起草的内部文件指出,外相此访的首要意义是与中方商讨在两国恢复邦交关系20周年之际将开展的包括天皇访华在内的高层互访日程。
此次披露的外交密档,折射出日本内部围绕天皇访华展开的博弈。从档案中看,围绕天皇访华,日本国内既有大量支持者,也有一些人持犹疑态度,乃至反对,这是造成宫泽喜一迟迟不敢做出决断的原因。
档案特别提到,在1992年2月中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进一步明确主张钓鱼岛主权后,日本国内保守声音增强,外务省眼看宫泽变得“似乎开始摇摆不定”。4月1日,宫泽甚至对外交高层坦白,“并不希望在党内与国民之间出现意见分裂的情况下实施”天皇访华一事。5月外务省仪典官起草出访注意事项时预估准备时间,综合前一年天皇出访东南亚三国的经验与当时内阁决议的复杂性,认为宫泽最晚要在8月中旬前做出决定。
如何说服日本国内的犹疑派、反对派,成为横亘在天皇访华前的一道难题。以渡边外相与桥本大使为代表的外务省干部,多次与中方就最为敏感的钓鱼岛、民间索赔、天皇发言等问题进行沟通。4月6日至10日江泽民总书记访日期间,中日外长就天皇访华举行了会谈。
面对1月以后日本舆论出现的消极化动向,渡边提出在天皇访华前后设置一段时间“冷却期”的方案。4月中下旬,桥本恕在北京密集拜会中国外交部、中联部、中共中央办公厅、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等中方涉外机构主要负责人,请求合作。对此,中方给予了善意回应。特别是5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访日时,外务省亚洲局局长谷野作太郎特意赶到大阪,向中方说明关于天皇访华的推进状况,提及日方可能要在7月参议院选举结束后才能做出正式决定。对此,中方再次表示将耐心等待。
舆论塑造
在获得中方的积极回应后,外务省在日本国内展开了游说活动。6月18日至7月4日,桥本恕回到日本做“政界工作”,游说自民党和媒体的犹疑派和反对派。7月外务省亚洲局局长人事更迭时,中国课向新任局长池田维提交一份说明天皇访华准备工作推进情况的文件,较为全面地展现出当时的游说状况。从6月中下旬内阁广报室、《每日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分别进行的舆论调查结果来看,反对者占比较为一致,均为17%左右。这份文件提及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对宫泽喜一的做法不满,并表示他会与前首相竹下登、副总裁金丸信共同努力,统一党内意见。
与此相关,桥本恕在7月3日给首相撰写的工作笔记中写道,自民党内高层干部一致认为,党内八成赞成即可推进,只要右翼不制造恐怖活动出现牺牲者,就“有望实现圆满的访华”。强烈推动天皇访华的时任日本法务大臣后藤田正晴认为,内阁大臣不应惧怕警卫戒备问题,在日本做政治家就应该抱有被右翼暗杀的觉悟。
此后,7月16日外务省制定了“今后的”天皇访华计划,重点就是游说那些持犹疑和反对态度的代表人物,按照自民党、财界、媒体、有识者的界别,明确分工。首相负责直接动员前首相福田赳夫、中曾根康弘、竹下登、副总裁金丸信及党四役(干事长、总务会长、政调会长、选举对策委员长)等自民党高层干部,外相负责联系小泽一郎等议员,亚洲局负责疏通中山太郎等反对论者、自民党内各部会干部等。
除了针对政界高层的动员外,面向民众的舆论塑造也是日方的工作重点之一。时任外务次官的小和田恒早在2月便提醒做好舆论工作,避免社会意见的分裂。如持保守立场的《产经新闻》,始终质疑与反对天皇访华。即使在7月3日亚洲局局长谷野作太郎亲自前往产经新闻社向编辑局长清原武彦说明外交主张后,《产经新闻》依然在13日发表了社论“没有国民合意的既成事实化”。
而与之相反的是,谷野作太郎通过中曾根康弘对读卖新闻社社长渡边恒雄以及NHK解说委员长小滨维人等的争取,都得到较为积极的回应。最为典型的是桥本恕6月底回日后约见共同通信社的犬养康彦社长,当面批评其北京支局报道消极,“有意破坏天皇访华”,犬养立即道歉,明确表示北京支局与总社都赞成天皇访华,未来将严加注意。
通过日本政府高层和外务省的努力,日本国内舆论逐渐好转。首相宫泽喜一在参议院选举后的8月11日做出决断,正式推进天皇访华的政治议程。两个多月后的10月23日到28日,在中日双方的周全筹备下,明仁天皇偕皇后顺利圆满地实现历史性的访华,为中日关系史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 (摘自《世界知识》202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