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英国北爱尔兰地方选举结果揭晓,主张北爱尔兰“脱英”的新芬党大获全胜,成为101年以来首个控制北爱尔兰议会的民族主义政党。英国和美国媒体称此次选举结果“史无前例”:“新芬党的胜利,导致‘脱英’公投被提上日程。”
5年计划
新芬党的成立起源可以追溯到1905年,此后多次改名,直到1970年,正式确定名字为新芬党。新芬党也是目前唯一同时在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开展政治活动的政党,其政治目标是将爱尔兰岛从英国手中统一起来。从2003年开始,新芬党逐渐成为当地最大的民族主义政党。
新芬党历史上,政治主张发生过很多变化,但其对“统一的爱尔兰”的立场始终保持不变。该党还拒绝了英国议会的7个议员席位,因为接受需要宣誓效忠英国女王。
新芬党领袖玛丽·卢· 麦克唐纳表示,选举胜利后,新芬党正在制定一项以公投为终点的5年计划。玛丽·卢·麦克唐纳说: “接下来的10年,我们将见证北爱尔兰时代结束,爱尔兰共和国会成为爱尔兰联合国。”
不过,即便新芬党此次选举取得胜利,也不意味着可以顺利组织公投。因为北爱尔兰的决策体系过于复杂。按照1998年美国促成的和平协议,北爱尔兰组织公投的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英国政府手中。按照媒体的分析,新芬党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其在政坛的影响力最大化,然后向英国政府施压,逼迫其同意公投,但英国政府显然不会轻易放弃。
脱欧后遗症
历史上,爱尔兰曾被英国统治过数百年。1919年,爱尔兰爆发独立战争。1921年5月3日,爱尔兰岛开始正式分治。这场分治,把爱尔兰岛上32个郡分为两部分,其中6个郡组成北爱尔兰,属于英国,其余的26个郡则成为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民族主义者一直在推动两边的统一运动。
20世纪60-80年代,边界问题带来了一系列的冲突。彼时,英国军队在边界设置了许多检查站,这些检查站成为“爱尔兰共和军”袭击的目标。随着北爱尔兰和平进程推进,边界上的设施开始拆除。20世纪90年代后很长一段时间,爱尔兰和北爱尔兰之间并没有硬边界,也不设检查站,两地的货车无需文书就可以自由通行,运送货物。
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彻底搅乱了这一局面。英国进行脱欧谈判期间,制定了所谓的《北爱尔兰议定书》,根据该规则,在英国脱欧后,北爱尔兰也随之脱离了欧盟。但欧盟对进入成员国的产品都采取严格的标准,这就意味着,任何货物从北爱尔兰进入爱尔兰共和国之前都必须进行检查。
英国政府因顾忌由此带来的贸易障碍,一直未能完全履约,希望保留软边界的同时继续管辖北爱尔兰。但是欧盟则认为,英国一方面脱欧限制欧盟人员流动,另一方面借由北爱尔兰软边界,实质上享受了欧盟成员国的商品流通待遇。
然而,若是按照《北爱尔兰议定书》的规定,设立硬边界状态,极有可能会导致北爱尔兰内部矛盾激化,后果不堪设想。尽管英国政府在不断努力,但其与欧盟之间关于北爱尔兰贸易障碍的谈判,至今仍未有任何进展。
英国副首相拉布表示,英国政府希望看到新组建的政府为北爱尔兰地区带来稳定,但《北爱尔兰议定书》正在对此带来威胁。拉布称,必须修订《北爱尔兰议定书》而且不能推迟。
谈判还在拉扯中,脱欧后遗症却越来越严重,北爱尔兰人民显然已经等不及了。一份民调数据显示,有51%的北爱尔兰人支持举办独立公投。
另一个在脱欧后独立情绪高涨的地区是苏格兰。苏格兰议会选举结果也出炉了,支持苏格兰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毫无悬念地赢下议会,其领导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寻求举行独立公投。
(摘自 5月17日-23日《时代周报》 马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