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作家文摘》报
2:人物
上一篇    下一篇
倪匡:一笑风云过
倪匡夫妇

  7月3日下午,香港著名作家倪匡离世,享年87岁。

  倪匡,原名倪聪,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他与金庸、黄霑和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1962年,在金庸的鼓励下,倪匡开始用笔名“卫斯理”写小说。第一篇小说名为《钻石花》,在《明报》副刊连载。至第四篇小说《蓝血人》起,卫斯理系列小说正式走向科幻系列。

  倪匡的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 想象奇特。他也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写《天龙八部》连载。1972年,倪匡参与香港功夫片《精武门》编剧工作,为李小龙塑造“陈真”这一经典形象。2012年,倪匡获得第31届香港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在乎不在乎

  倪匡真的什么都不在乎。他说网上到处都能免费看到自己的作品集。“好几个网站,还给我排序,还有八部伪作!”提到这件事,倪匡居然兴奋不已,“伪作写得很好。年轻人有那么好的才能不自己去写,要去写卫斯理的伪作,太可惜了!卿本佳人,何必去冒牌别人去写小说呢?”一丝愤懑都无,全然是惜才之色。

  他也毫不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在许多网友看来,他的“科幻小说”更接近“玄幻文学”,也有人觉得与伊恩·佛莱明的007系列、日本田中芳树的传奇小说类似。不少读者还专门质疑过书里的科学成分,在论坛上吵得天翻地覆。他知道后哈哈大笑说:“他们说我的小说不是科幻,我也不追究,我只懂得写好看的小说。”这不禁让人想起他自传《哈哈哈哈》里提到的一段往事:

  当年《地心洪炉》在《明报》连载,有一段讲卫斯理从飞机上掉下南极,见一只白熊跑来,便把它杀了,剥皮取暖,吃肉充饥。有读者来信骂倪匡:“南极没有白熊!南极只有企鹅!”从来不理读者的倪匡漠视之。结果这位读者每天一封信,越写越长,说他不负责任,要他解释,否则再写下去就是厚颜无耻。 倪匡很火,在原本250字的专栏上,用大字体只写了两句:“ XX 先生: 一、南极没有白熊; 二、世上也没有卫斯理。”

  但他其实也在乎。他说:“几代人在看我的书,现在还有十几岁的小孩追上来找我签名。”

  汉字写得最多的人

  刚到香港时,倪匡做一天两毛七日薪的建筑工人,闲暇他看工友读报津津有味,扫了一眼那连载小说,扬言“这个我也会写嘛”。

  在写作上,他的勤奋又无人能及。他当年自称 “自有人类以来,汉字写得最多的人”。有几年时间,他一天写两万字,同时为12家报纸写长篇连载,从不拖稿。一本10万字的小说,10天杀青。他说这叫“专业操守”。当年《明报》把一捆捆的稿纸送到他家,一直堆到天花板。儿子倪震去国外读两三年书,回来那一屋子的稿纸已然殆尽。倪匡硬生生在百花齐放的香港武侠小说时代,另辟了一条科幻奇情的蹊径。

  剧本创作也如此。邵氏400多部武侠剧本,有261部是他撰写。加上台湾、东南亚其他电影公司慕名而求的,因为合同问题未拍摄的,总共561个之多。倪匡写剧本速度令人咋舌,三天就能完结,曾被制作方质疑快工出糙活,后来他坚决捂到一星期再交货。

  倪匡的多产,似乎只能用“天赋”来解释。早年辍学北上的他,只有初中学历。后来他参加台北的文学座谈会,与好友三毛相邻而坐,与会者都是镶金边的硕博。临到倪匡自我介绍说只有初中学历时,台下一片哗然。三毛理直气壮地接话“我小学毕业”,两位好友相视莞尔。

  但倪匡却把这种“天赋”,归结为愚笨造成的无可奈何 :“我也没有其他的本事,其他的工作能力都没有,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很笨的一个人,什么都不会。”

  2004年倪匡突然感到字句困顿,灵感殆尽,磕磕碰碰完成后,甚不满意,索性把书名改成《只限老友》,怕读者“读了以后骂娘”。这也是横行几十年的《卫斯理》系列的第143本,温宝裕以“消减大量人口以拯救地球”之名,邀请卫斯理和一众主角离开地球。从此卫斯理隐遁在宇宙中的光怪陆离,无人得知。倪匡也“随遇而安,斯真隐矣”。

  “三艺老人”

  倪匡和倪太在1992年飞去美国旧金山定居,做了14年山中宰相。他从未曾起念近处游玩,唯一的出行,就是驾驶一辆美国残疾人三轮车,去菜场买食材。

  在美国的宅男时光里,倪匡每天除了悉心烹制一日三餐,就是摆花弄鱼,间闲写作,自称“三艺老人”:“厨艺第一,园艺第二,文艺第三”。家中的四个冰箱都满满当当装满食材,他还要求倪太给他买一个大冷冻箱——倪家约法三章,倪匡的稿费和倪太一人一半,去美国前,倪匡的那一半花天酒地千金散尽,所有支出自然都要得到倪太的审批。倪太拒绝了倪匡的请求:“我当然不肯,你怎么知道他有一天发起神经来,不会自己躺进去。”

  “三艺老人”就在美国,学会了用电脑看新闻,写作、回邮件。在华人电脑专家粉丝的帮助下,他还学会了声控写作。每天勤加练习,不断加新词语存储,最后电脑已经不能识别标准国语,已然习惯了倪匡的风味国语。

  晚年倪匡不再写书:“现在没人看书了,看书也不买。靠从前的版税,半年下来不够付外佣一个月工资。但我写了几十年稿,赚了很多稿费,够我们俩用了。老年生活简单,没有什么要花钱的地方,小孩子才会有购买欲。我们现在吃药的钱比吃饭的钱多。才看完医生,医生连什么病都不知道,说切一块去查查,我说不要切了,我那么老了,查出来不治之症,也不会医。人最圆满就是醉生梦死,我现在听到哪个人坐在沙发上睡着猝死,不知道多羡慕。”

  一笑已经风云过,人间再无卫斯理。   (综合自7月3日微信公众号“半岛都市报”、《南都周刊》等 美亚等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作家文摘》报社有限公司
Copyright © right 《作家文摘》报社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1版:
   第2版:人物
   第3版:纪实
   第4版:钩沉
   第5版:关注
   第6版:连载
   第7版:书香
   第8版:艺苑
   第9版:体闲
   第10版:忆文
   第11版:往事
   第12版:文史
   第13版:悦读
   第14版:小说
   第15版:散文
   第16版:人间
倪匡:一笑风云过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胡海岚
作家文摘人物2倪匡:一笑风云过 2022-07-05 2 2022年07月05日 星期二